该会员博客共有3996篇文章,当前第66/200页,每页20条
base发表于(2023/6/13 10:24:25) 点击数[370]
6月12日中午,区老年大学国学班部分学员在 “ 美味佳 ” 大酒店举行谢师宴,感谢任课老师王晓宏的辛勤付出。
其一 ( 徐国华 )
今日谢师欢饮酒,
妪翁益壮喜交流。
团圆桌上举杯贺,
美味佳肴再聚秋。
…
base发表于(2023/6/13 10:18:33) 点击数[246]
记得上高二吋,一天我父亲带回一本《青年文摘》杂志,对我说 : “这本杂志很精彩,你一定喜欢 。 ”我拿过杂志马上翻阅起来,被杂志内容深深吸引,一下就看完了,不过瘾,再看一遍。杂志里精彩的文章让我过目不忘,回味 无穷 。我父亲见我喜欢,决定给我订《青年文摘》。从此,我多了一个 “朋友”。 …
base发表于(2023/6/9 15:22:51) 点击数[552]
6 月9 日上午,吴江区老年大学春学期社团负责人会议在区老年大学三楼会议室召开 。 会议 通报了 调整社团组织及负责人文件, 要求各社团 配合好学校中心工作 ,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下 积极开展活动,更好服务学校的老年教育工作和老年朋友 。 副校长吴冬明 出席会议, 艺术服务处主任…
base发表于(2023/6/9 15:03:02) 点击数[319]
6 月8 日,汾湖老年大学在黎里召开期末工作会议。校长仲新民主持 会议 。 他首先通报了汾湖老年大学 2023 年继续申报了江苏省优质学校,其他四所教育点为创建苏州市“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的情况。
他总结了一学期来办学情况,一是做到了安全办学,无论是学习期间还是学员来去的路上,做到安全第…
base发表于(2023/6/9 14:51:48) 点击数[250]
现在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京剧。但是与京剧结缘让我回想到很久以前。
那时,我还是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小姑娘。爸爸说他要上台表演,问我愿不愿意去看 。 我点点头。
满怀期待地等着开场 。 一阵锣鼓响后,大幕徐徐拉开 ……我看见一群着戏服上了妆的人在唱着、表演着……但是一句不懂 …
base发表于(2023/6/9 14:40:24) 点击数[322]
吞咽功能与生俱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吞咽功能 。 前不久我自己就碰到一件事,事后吓出了我一身冷汗!事情是这样的:
我与先生平时的生活中,我的喉咙明显地比他好,吃药片我一轱辘就吞下去了,他呢 , 仔细嚼碎,慢慢吞咽 ……反正我学不来 , 心中暗暗思忖,谁叫我遗传…
base发表于(2023/6/9 14:27:12) 点击数[273]
吴江图书馆经常会举办 “垂虹讲座”,我是忠实粉丝之一。我觉得图书馆是在做公益之事,听讲座不收费用,还会获赠书。 况且 讲座聘请的都是著名作家。
听讲座中我也观察到有一些人的不雅行为。如一位小朋友(约八、九岁)她将双脚插入前面的桌子抽屉里(最前面一排有桌子)整个人挺直着扭动身体,十分不雅!…
base发表于(2023/6/9 14:18:47) 点击数[309]
早晨推窗一看,楼下大树绿意盎然,满眼都是绿。光阴似箭,一眨眼 六 月份了。
六月的美, 虽 没有三月樱花的浪漫,桃花的艳丽,晚樱的娇艳,没有四月牡丹花的雍容华贵,绣球花的端庄大气和垂丝海棠娇羞妩媚 ,却 美在万种绿色的竞争 。
绿色是 六月 主旋律,层层叠叠的绿,无穷…
base发表于(2023/6/9 13:49:07) 点击数[419]
2023 年6 月8 日 下午 ,吴江区老年大学诗文赏析班举行了期末 “欢乐颂”活动,任课老师朱富星和10 多名学员参加了活动。
活动开展前,全体学员向朱老师辛勤教学表示衷心感谢,祝他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紧接着,学员们开始轮番展示吹口琴、唱歌、朗诵各种才艺,八十岁老学…
base发表于(2023/6/8 13:30:38) 点击数[319]
茂木参天翠绿香,
怀古孔庙寻文芳 。
曲廊词赋诗章艳,
论语碑铭哲理长。
校友群群知礼拜,
媪翁个个合影祥。
管他修而停破败 ,
只喜老纳儒学涨 。
base发表于(2023/6/7 15:55:24) 点击数[240]
6 月 6 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芦墟老年大学教师、老党员张群来到芦墟实验小学,乘中午学生休息的时候给学生讲节气“芒种”的故事。
“请大家说说,你看到这时农民伯伯在忙点啥?”家住农村的孩子们抢着发言:“我看到爷爷他们拿着镰刀,一早到地里把成熟的油菜割下来,还要动员奶奶一起去…
base发表于(2023/6/7 15:46:16) 点击数[269]
学友称 “老倪”,
善写藏头诗。
少壮已厚积,
老大薄发时。
注:区老年大学国学班学 员倪文俊,微信昵称 “老倪”。
读徐国华 “小区观花”诗
小区廊下广栽培,
徐友赏花抒情怀。
心存善念…
base发表于(2023/6/7 15:36:12) 点击数[285]
位于芦莘大道中间 的 大渠荡,汾湖高新区的人都很熟悉。
我 是 从小就知道 的, 北芦墟有个大渠荡,比元荡名气小,边上是一大片田, 70 年代芦墟中学在大渠荡边设分校,当时的教育方针是学习和劳动相结合的。我爸 1975 年从无锡清名桥中学调到芦墟中学任教,就到大渠荡去边劳动边教书。我到…
base发表于(2023/6/7 14:33:01) 点击数[246]
我自小从农村长大, 1979 年顶替到吴江水利部门工作,住双人间集体宿舍,到 1987 年电大毕业,向单位申请结婚住房。当时单位属国营,条件尚可,分配我宿舍楼下二间房,不到三十平,一间房间,一间餐房,没有厨房和卫生间,自己在门前空地围墙下搭建了一间厨房(好在当时单位已分配了液化气罐)。
记得当时在吴…
base发表于(2023/6/7 14:06:26) 点击数[254]
星期六,和爱人一起去走苏州环古城河步道,并在距离阊门不远的一个亭子里休息喝水。突然,似乎听到了久违的蝉声。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疑心是错觉。再仔细听,一点不错,声音就在亭边的一棵柳树上。爱人证实,这是蝉声!
我有些喜出望外。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要在 6 月 10 日左右,才会有蝉叫,今天才 …
base发表于(2023/6/5 22:14:16) 点击数[28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六月,又是一年中的梅雨季节,天气阴 晴 不定,时而阳光灿烂,时而倾盆大雨,时而东边日出西边雨,湿气蕴染每个角落。往昔,放在衣柜里的衣服被子什么的,因晒不到太阳会发霉,桌子、椅子用手一摸都黏黏的,有些不喜水的植物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会烂根死掉,让人心烦。
…
base发表于(2023/6/5 22:05:33) 点击数[282]
在家闲来无事,随手从书架上取出《鲁迅小说汇编》再次翻阅。当读到《故乡》中 “ 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 时,不由想起了四十多年前一件相似往事。
我十七虚岁下乡插队,后来在大队的副业队,那里有一块瓜地。每当瓜果快要成熟的季节,队长就安排我到瓜棚去看护。其实当时农…
base发表于(2023/6/5 21:41:25) 点击数[400]
吴江老年大学的 “江南历史文化课”,是深受欢迎的一门课。最近陈志强老师讲授“话说横扇”,结合屏幕展示,娓娓道来;学员们安坐聆听,津津有味。
关于横扇地名的由来,以前我虽琢磨过,但未考究。陈老师讲课开宗明义,首先告知 : 明末清初时,太湖边一个村落,一条横港穿村而过,沿港布有上下两扇,由此…
base发表于(2023/6/5 21:35:20) 点击数[298]
1975 年底,我插队农村的第七个年头,因表现较好,又能经常写写反映 “ 三农 ” 的文章,任八坼广播站报道员,俗称 “ 土记者 “ 三年。记得报到上班第一天的情景是这样的。那天生产队里公休,我隔夜回八坼。第二天早上八点钟还在床上睡懒觉,忽听楼下天井里公社通信员吴四金在喊 : “ 小翁…
base发表于(2023/6/5 21:21:55) 点击数[253]
我小时候由祖父母在黎里养大,祖父是南社社员。在我 4 虚岁时,祖父用毛笔写了一本识字薄,每天教我识字、写字,后来又教我背唐诗宋词。由于我识字早,阅读也早,也就爱上了阅读。
1966 年我高小毕业,在家待了 3 年, 17 虚岁插队到本公社八坼农场大队,现在叫农创村。当时农村除了唱唱八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