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次路过松陵公园,总要驻足盘桓一番。不为别的,只为再满足一下观赏垂虹遗迹的眼福。
垂虹桥的历史,大家耳熟能详了。桥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距今已近千年了。原为木桥,元泰定二年(1325)由吴江知县张显祖主持易木为石,改建为联拱石桥,全用白石垒砌,长500多米,62孔。明清两代数十次修建,增至72孔。
据史料记载,当时垂虹桥三起三伏,环如半月,长如垂虹,故而得名。桥孔比一般桥高,便于行舟,利于泄洪。桥的两堍各有一亭,并有四大石狮,雄踞桥堍,甚为壮观。桥身中央,建有桥亭一座,名垂虹亭,亭作平面正方形,九脊飞檐,前后有拱门两道,可通行人。自此,商贾云集,墨客聚会,吴江成为车船的都会。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吟咏垂虹桥的诗篇。
到了1915年时,垂虹桥堍两亭、石狮、桥面栏板已荡然无存,桥孔亦半陷水中,仅存44孔,础圮柱斜。由于年久失修,
垂虹桥是独一无二的,是吴江现存260余座古石桥的杰出代表,曾被誉为“江南第一长桥”,在我国古代桥梁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曾为风光秀丽的吴江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与垂虹桥紧邻的是吴江的地标性建筑华严塔。华严塔原建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比垂虹桥晚了41年。太平天国时期,华严塔遭到破坏。2004年,松陵镇政府顺应民心,在垂虹桥东侧重建华严塔,华严塔得以重见天日。而垂虹桥,则在1996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修缮了它残存的西端和东端,共17孔,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垂虹遗迹。一边是巍峨壮观的华严塔,一边是肢残身缺的垂虹桥,两者的命运如此天差地别。
写到这里,不能不旁及一个令人玩味的现象。桥与塔的组合,最能体现吴江人的审美观,吴江人对这种“拱桥塔影”的景观可谓情有独钟。震泽的禹迹桥与慈云寺塔千年搭配,堪称一绝;平望的安德桥与小九华寺千佛塔遥相呼应,别具特色;七都的双塔桥本就是桥和塔的连体组合,可惜桥端的塔在文革中已被拆除了。更不用说垂虹桥与华严塔了,它们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
是啊,一对孪生兄弟,我禁不住有些异想天开了。假如有一天,垂虹桥恢复旧观,那该多好啊!飞虹凌水,长龙卧波,“人行烟霭垂虹上,月出蒹葭涌水中”(明·唐寅《松陵夜泊》)“江南江北连地脉,人来人往渡天河”(元·萨都剌《垂虹桥》),那番气势,那种壮观,才真是吴江的一张光彩照人的名片呀。苏轼说,到苏州的人,没有见过虎丘塔,不能说到过苏州。到时候,我们也可以说,到吴江的人,没有见过垂虹桥,那也不能算到过吴江。
我知道,想让垂虹桥恢复旧观,谈何容易,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但我还是要一次次地在心中祈祷,醒来吧,垂虹桥,何时才能一睹你再生后的奕奕风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