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学社组织赴震泽采风,到震泽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师俭堂。师俭堂在老街宝塔街上,一座宅院占地二千多亩,共有大小房屋147间, 1995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堂名师俭,有人说是崇尚节俭之意, “师俭”二字出于《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道:“‘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徐氏世代经营米业、丝行,兼营房地产,作为民营企业,主人深知,唯节俭方能持家,方能创业,方能训诫子孙,方能传承家业。那个时代的商人无不都是勤俭起家,发家的第一要素就是“节俭”,“节流”才能“开源”。同时,经商者必定以儒家的道德准则经营,所谓儒商。讲诚信,虽赚钱是目的,但“取之有道”,有时甚至还有义举,如捐赠、兴学、搭桥铺路,成为一地绅士。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挥霍者或个别奸商,但终究会败光家业或多行不义必自毙。
另有一说是效法东汉督邮张俭的高风亮节,吴江陈志强先生为师俭堂撰联“师之所存,后汉卫尉高风亮节;俭以养德,晚晴郎中名士巨商”即取其意。据《后汉书》载,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延熹八年,时中常侍侯览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戊戌六君子之谭嗣同有诗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面对屠刀,仍念及康梁安危,真君子也。张俭的美德传颂千年,为徐姓主人“师之”也有可能,只是世人对此不甚了了,在师俭堂也未见导游介绍。不过,取“勤俭”之意既为大家乐意接受,可能也不失原主之初心,而且,就道德言,二者也似可相通。
我又忆及同是震泽的施肇曾、施肇基兄弟。当年他们在震泽创办江丰农工银行,扶持当地发展蚕丝业。创办震泽初级中学,捐资重建南浔至震泽石塘等等,造福桑梓,着实可敬可佩。我曾在《缅怀近代吴江教育先贤——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文中列举了大批吴江先哲,在儒家经国济世、爱国忧民的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下,确定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志向,在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一颗颗忧国忧民的滚烫的赤子之心,感受到一份份报效乡梓的虔诚的拳拳之情。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是非无产阶级的,但这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赋予的高尚情操。
师俭堂现已易主,不再属于徐姓了,它是震泽的,也是国家的,它是震泽旅游业的一张“王牌”,仍在为乡梓发挥作用,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