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讲,不知道沙家浜的人甚少,缘于一场名为《沙家浜》的现代京剧样板戏,在那个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沙家浜》等八台样板戏,不啻于饥饿之人食到的美味,给人们带来无尽的享受。
老伴是个戏谜,对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情有独钟。有一次去同里古镇游玩,她看到一幢以“阿庆嫂"冠名的茶楼,兴奋地在那里拍照留影。回家后多次讲,一定到阿庆嫂生活过地方去看一看。女儿住房距离沙家浜只有五十多公里。但由于我们俩看小孩不便脱身,来苏州三年多了也没去成。前几天,女儿女婿带着两个孩去无锡游玩,我俩也趁机到沙家浜一游。
沙家浜镇位于常熟市南隅,南挽风光旖旎的阳澄湖,北枕波光鳞鳞的昆承湖,与十里虞山隔湖相望。这里气候宜人,地肥水美,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以此为素材创作的京剧《沙家浜》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因此,家喻户晓,盛极中华,沙家浜名闻遐迩。出门之前,认为沙家浜是红色景点,不会游人太多。现在人们比较物质化,年轻人对那段历史也不会太认真。但到了沙家浜才发现游人并不少,停车场私人轿车、大型旅游车占的满满的。我俩都有苏州休闲卡,原本80元一张的门票,每人只需刷一元钱就可进入游览了。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已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国防教育园、军事训练基地、芦苇水陆迷宫、横泾老街影视基地、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刚到景区停车时,发现车辆不少,但一走进景区,顿感人流突然稀少。景区太大了,占地五万多亩,几千人进入景区只似寥若星辰。空旷有空旷的好处,离开喧嚣的都市,享受新鲜的空气,眼底尽收绿色和黄色,行走在阡陌小路,穿越八十多年的时空,追思着当年新四军和村民们艰苦卓绝的抗日画面,别有一番感受。有一幅新四军形象宣传画,老伴看到后十分兴奋,跑过去合影拍照。
我俩顺着竹桥和弯弯曲曲的小路走进芦苇丛中,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木和竹林,树木和竹林的后是水塘和一簇簇芦苇丛,偶见一些闲置的小船和用芦苇搭起的窝棚。清风习习,湖水荡漾,许多鸟儿飞来飞去,空中弥漫看花儿的芳香和绿草的清香。由于己开发为景区,看不到渔民们劳作的景象。顺路我们又走进一个名叫鲍家湾的村落,其实己不是村落了,这里用几套老式民居,还原了抗日时期军事活动的几个场景,有枪械修理所,木船修理平台,还有一间铁匠铺,里面有打铁用的风灶、砧子、火钳等工具。一座较大的房子可能是个指挥所,房前一大片油菜花正在怒放。
进入景区给了一张门票,可以到芦荡大剧场观看演出,据说场景非常震撼,演员的演技非常高超,是《沙家浜》全剧中最精彩的《智斗》那场。我俩也没细看演出的时间,边走边玩,等我们走到剧场那里,演出刚刚结束,观众从剧场鱼贯而出,从身边擦肩而过,这时我们才看清了演出的具体时间!我俩相对嫣然一笑,无所谓,看景比看戏更自在!又当了一次阿Q。
剧场对面是一汪湖水,水中建有一条游乐场,名叫“沙四龙渔乐园”。我问老伴:“你知道沙四龙以前叫什么名字吗?”,老伴愕然。我告诉她,京剧《沙家浜》刚公演的时候,叫沙七龙,审核的时候认为沙老太生儿子太多,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编剧改成了沙四龙。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1960年演出的沪剧《芦荡火种》。看着漂亮的游乐场,由衷地“敬佩"现代人,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创造的名望,被现代人商品化了!
沙家浜景区有两处典型景点,一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二是国防教育基地,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优质场所。因为时间关系,只草草游览了国防教育基地。我向老伴介绍了歼击机、坦克、装甲车、多管火炮等兵器常识。
有景点必有美食,中午时分从景区出来,准备带老伴尝尝沙家浜的美食。正巧门口有一家米糕店,老伴花十五元买了一块,足有一斤来的。出了门口,有一家卖滷鸡滷鹅的,九十元一套,生意很红火,遂买了一套。回到车上,我俩尝了尝鸡脚和鹅翅,味道很不错。又分吃了沙老太大糕,甜甜的,黏黏的,爽爽的,饱食到咽,只得放弃品尝其他美食的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