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现在我们已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全国人民欢呼雀跃!
解放初期,百废待举,医药卫生事业也亟待重视。1950年8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方针,使长期处于低谷的中医气象一新。
“文革”十年,业绩毁于一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中医事业得到了振兴的机遇。
最令人感动的是中医从来没有职称,称中医为“郎中”、“先生”。时针转到1980年,有史以来的职称考评工作开始了,广大中医人员兴奋之情不言而喻。
凡:一是已取得解放前“中央考试院”医师资格者,免去理论考试,免交论文,仍承认其医师资格;二是1955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免去理论考试,须上交论文一篇,合格后定为师。
中医的医古文考试,首次应考者为历届中医学徒,医古文并没有引起重视。医古文题为:《黄帝内经·灵枢经》第一篇,原文:“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剌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要求译成现代文字,大部分考生答不上来,最终影响总分。通过考试,认识了医古文是阅读中医经典原著的关键。
接着,符合条件者可报名参加晋升中级的考试。考试分为三轮进行。考生凭准考证进考场。第一轮中医考医古文、西医考外语(任选一门)。考、评合格后,进入第二轮,内容为临床基础理论以及专业试题,各占50%。第一、二轮均由苏州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命题,县卫生局人员监考。考、评合格后,通知撰写专业论文一篇,可以用近期发表在省市级以上医学杂志的论文上交,经审查认可,单位同意,发下通知,进入第三轮论文答辩(笔试),在苏州卫校食堂大厅举行,地区卫生局派员监考。吴江、吴县、昆山、常熟、太仓、沙洲、江阴,无锡等八县,有数百人参加,中医坐西向东,西医坐东向西,偌大的考场,鸦雀无声,十分严肃,至今记忆犹在。旋即吴江县卫生局发文,合格者填写表格1式4份、照片4张,并附所在科室、院党支部、院部签署意见上报、待批。最终我县有7名晋升为主治中医师,县志有载。当时如果户籍农村的,全家都可“农”转“非”,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1987年12月28日晚上大会,医院领导传达县职改精神,申报填写副主任(中)医师以上的材料:
表一、科学技术干部业务考绩档案(一式一份) 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制 苏州地区科委翻印
内页,重点填写业务自传、著作与论文及获奖等项。
表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呈报表(一式六份) 江苏省卫生厅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内页,主要总结任现职以来的情况,申述申请晋升职务的理由,并附任现职后发表的主要论文。
上述二表,于12月30日填毕,由本单位评议小组评议后,逐级上报。随即发下通知,凡是晋升高级职称者集中到苏州卫校一教室,中医考试内容以医古文为主,由俞大祥副教授监考。合格者,再交论文一篇,我的专业论文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略论针灸辨证施治》,发表于《江苏中医杂志》1986年第2期,后被评为苏州市科协二等优秀论文奖,苏州大市范围内中医类一等奖付之阙如。职称评审批卷时,我的论著获高分通过。
1988年7月7日下午,医院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公布6月29日吴卫(88)第1号文件,转告吴职改办(88)24号通知:经省、市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定,邬品嘉为副主任中医师;随后由本院院长签发聘任证书。
当时,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职务)的设置规定,乡镇卫生院临床科室设主治(中)医师;中心卫生院临床科室最高可设副主任(中)医师。
1988年12月26日吴江县卫生局下发通知:副主任(中)医师以上职称者,可转为全民干部编制。填写苏州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干部履历表》,享受相应待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职称考评逐步完善。广大中医人员刻苦钻研蔚然成风,提高了职业素养,形成爱岗敬业,履职奉献的良好氛围,真正展现了“医者仁心”的行业形象,形势喜人。
解放于兹,卫生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纳好风,中医人员工作上、生活上、政治上的待遇都得到了提高,我由集体转为全民,并被推为震泽镇非党知识分子联系小组副组长;被聘为市政协医卫组特邀人员。
1999年2月我从区第四人民医院退休,私心感激,靡有宁时,惟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传承祖国医学。2003年春天“非典”流行猖獗,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我及时提供中医治疗方案,经专家审定认可,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回函鼓励。并参编(副主编)、参订、整理推介各1种,独立著作2种,分别由人民卫生等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并得到台湾友人、院校学生的好评。入选官方出版发行的《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并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台湾中国医药学院院长发来邀请函,承淡安诞生90周年暨国际针灸研讨会、函;第七回国际东洋医学会学术大会、函。拙著《中医论脑》获吴江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专著类二等奖、江苏省老年大学优秀教材荣誉称号。《邬品嘉针灸精义》、《中医论脑》先后被中国中医科学院馆藏。迄今为止我是吴江地区出版著作最多的一名中医人员。出版著作被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中医博物馆收藏。为多地专业报刊撰稿。去年更是不辞辛劳连续到乡镇老年大学、社区讲座、义诊,获得群众好评,在省、市、区有关刊物、网站都有报道,《吴江日报》社派记者专程前来现场采访。
现年逾八秩,垂垂老矣,天若借以我年,将继续发挥余热,以一技之长服务于人民健康。若谓与世争一时之名利,则我岂敢!只是回报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努力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健康中国”呐喊,以行我心之所安,以完其应有责任,无所瞻顾,尽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