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做社区工作,在无数次接待群众来访中,既有一些比较满意的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一些深刻的教训值得汲取,回顾这些经历,感觉处理好每一件事的过程中,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值得研究的学问。偶然间想起“贵人话语迟”这句中国传统俚语,越思越想,越感觉其内含博大、奥妙无穷,透视着典型的哲学味道。结合今天的现实,抛开“贵人”的定义不讲,研究一下“话语迟”的含义和精髓,于为人处事都有益处。
何谓“话语迟”,个人认为就是对话过程中,表达自身观点的时机慢半拍或慢一拍。无论对方讲话是否有理,要等对方把话说完;表述自身观点的语速略慢,让对方能充分听懂消化;充分回答对方的关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交流中要体现尊重,不要形成居高临下使对方不舒服;把握最佳时机插入语言,抓住要点引入正题防止虚谈等等。总之,“话语迟”的目的就是形成良好的对话氛围。
把握好“话语迟”时机,能给予双方充分的尊严。
每个人都有对尊严的要求,而获得尊严的大部分机会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获得。一个能赢得对方尊敬的人,必是一个能善解人意的人,善听取对方谈话的人,一个言不必多但言中有物的人。如果不把握来说话的分寸,不让对方感到尊重,就会浪费了对方的时间。有些有道理的话,但如果话说的太多了,也会贬值。值钱的东西一定是以稀为贵,如果对方觉得没听够,这时结束效果最好。同时话说多了容易有失,不知哪能一句话说不明白或者被他人曲解,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上对下要少许愿,涉及到具体的事情,不能轻易做结论,下断言,不要造成先让对方空欢喜一场,而后失去信任。下对上要留余地,退二进三,如果未完成对上级的承诺,反倒认为你能力差或没尽力,好没得到,甚至出色的工作会被多余的话勾销了。要少说过头话,人一辈子难保不说一句过头话,但一定要少说,过头话是自己给自己套的枷锁,把余地填满了,进不得退也不得,过犹不及。
把握好“话语迟”时机,能为解决问题谋得有利的环境。
古语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名话的重点是告诉我们做事的结果明与暗,关键环节在于听,偏听则暗,不听则更暗,不可能把事情做好。听好的前提就是让对方把话说完,把事情了解清楚再做表态。什么时候表态呢?就是慢一拍。“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对照自己的原想法,集思广益,及时修正,可以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善。如果是对上建言,先听听他人的想法,也便于把自己的意见表达的更全面更准确。晚说晚表态对于主要的决策者来说,会降低决策风险,因为对说出的话要负责,决策的话一旦出口,会形成后果,因此要慎言。
把握好“话语迟”时机,能使决策的失误概率降低。
人的思想大部要通过语言来表示或与他人交流,在语言过程中,也形成了表情与神态气质的外露,这是一个向外界传达信息的过程,也是审时度势驾驭周围的过程。交流过程中话怎么说,说什么,什么角度,建言建到什么火候,拍板拍到什么程度,褒奖的话掌握什么分寸,如此等等都十分必要。语速的掌握还有个技巧问题,从人的生理因素来讲,适中的语速可以让大脑有充分的间隙思考,把握好逻辑关系与层次,避免不知所云东拉西扯;也可以留下观察的空间,看对方的反映来决定语言的走向;可以形成同对象的互动,配合肢体眼神等动作照应,会让语言效果更能打动对方;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对方理解,语言发出的频率正好与对方的消化速度相同,形成共振,如此一来,话语的效果就出来了。但“话语迟”不是越慢越好,而是适度,不要让对方产生压抑感。
“话语迟”的艺术和学问是非常丰富的。“贵人话语迟”的俚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其精髓取之于古,用之于今,十分必要。不轻言、不妄言、不多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格言,永远需要我们牢记。孔子讲:“讷于言而敏于行”,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自己所发出的言行是要负责任到底的,所以,研究一下“话语迟”的精髓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