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妻子的叔伯兄弟叫兰文军,是三叔家的三儿子,卫华是三弟的媳妇。微信聊天时,妻子发现弟媳卫华走路一瘸一拐,细聊才得知她今年四月时摔倒致使腿骨折,下了钢板。妻子跟我商量去看看,计划虽然有了,但由于帮女儿料理家事,迟了一个多月才成行。
三弟文军一家住在无锡江阴市城郊,我们住在苏州市吴江区。虽然都远离故土,但离开故土的原因截然不同。我们夫妻是退休后来苏州帮助女儿顾看小孩和料理家务的,而三弟夫妻貌似冲着女儿来,实则是到江阴谋生而来的。
三弟夫妻都是土生土长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村人,育有一儿一女。先是以种粮及其他经济作物为生活来源,改革开放私营企业发展壮大后,进工厂当了工人。由于文军聪明能干,在厂里当了生产骨干,有了相对不错的收入。卫华也经常外出做临时工,加上承包土地解决了口粮,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文军得了脑中风,虽然生活能自理,但不能工作了,家庭经济收入断了大头。幸好卫华能吃苦耐劳,既照顾丈夫和孩子 ,一有空闲时间就出去挣点钱 ,维持家庭生活 。卫华比文军大五岁 ,是一对真正的姐弟配 ,对待丈夫她就象对待小孩儿那样特别有耐心,一家人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也其乐融融 。
文军女儿小雪聪明伶俐 ,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 ,后来家庭因素影响了学业,只考上了中专 ,毕业后不久就嫁人了 。以她的能力和素质 ,如果是城里人 ,考个名牌大学没问题 。小雪的公公和丈夫头脑十分灵活 ,有比较丰富的经商经验,先在唐山一带经商,后来转移到江苏省无锡地区经商。小雪婚后便和丈夫来到了无锡 ,现在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小雪的弟弟小志中技毕业后无事可做,便到姐夫的企业打工,收入也不错。2014年,文军夫妻双双投奔亲家,来到无锡江阴,而且每人都有了一份工作。于是,一家三口在城乡结合部租了一套房子,踏踏实实地住了下来。
一家三口都有了收入,加上原来养成的简朴生活习惯,把收入大部分钱攒起来,准备在江阴当地买套房子,为以后小志成家娶妻之用。为了省钱,把原来在市区近郊租的房子退掉,在相对边远的地方租了一套房子,月租只有300元。虽然简陋了一些,但离小志及三弟、弟媳上班的地方很近。
人生很多事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正在一家人按部就班朝着梦想前进时,又发生了意外事情。四月份的一天,卫华骑电动车回家,刚到村口不慎摔倒,竞造成了腿部骨折,下了固定钢板,花费了一万八千多元。在此地,他们无法享受医保。
我们两家住处相距一百五十公里,怕给我们添麻烦,没通知我们。一方面他们知道我们夫妻给女儿管着两个小孩,很牵扯精力。另一方面是当时疫情管理很严,从一个城市进入另一个城市手续繁琐。另外,那时她们还没建立微信群。
卫华躺了三四个月后,硬撑着下床做饭做菜,让文军上班去挣些钱。
(二)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天翻地覆般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时空。在一天兰氏家族微信群视频聊天中,妻子发现卫华晃来晃去,经询问,才得知弟媳受伤的事。
兰氏家族微信群是今年十月份由妻子牵头建起来的,她觉得兰氏家族人口众多,分布天南地北,应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手段,把亲情友情延续下去。微信群大大方便了亲戚之间的信息互动,成了她每天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不仅文军、卫华加入了进来,就连在外地打工的几个兄弟姐妹也都闻讯加了进来。老婶的加入,让侄子很方便的与老叔见面。老叔是父辈中唯一生存的男性,尽管八九年前因车祸致残失去意识,能经常看一看老叔痴呆幼稚的举动,也满足了大家看到亲人的渴望。妻子十分惦记老叔,而从苏州去一次唐山并非一件易事。
在群聊中,兰氏家族的人对妻子显得格外亲近,因为另有缘故。
妻子的血缘是蒋氏家族,1958年出生在唐山市古冶区大庄坨村,是蒋家第六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出生十一天时被兰氏夫妻抱养,成为兰家的独生女儿。说来也有趣,妻子的养父(我的岳父)兄弟五个,他是长子,四个弟弟家里全是男孩,合计十个,妻子成了兰氏家族这一支中唯一女孩子,因此倍受家中宠爱。岳父岳母住在唐山市区并工作,他的三个兄弟在丰润县(后改为丰润区)大谷庄务农。妻子每次回老家,都会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在妻子这一辈份中,取名中间是“文”字,上辈是“庆”字,下辈是“武”字。按一般规律,女孩早晚是外姓人,取名时不循家谱,比较随意。但岳父岳母三十七八岁时才有了女儿,十分重视取名,所以姓名和其他男孩子排了起来,中间取了“文”字。
岳父的母亲解放初期丧夫,跟随几个儿子往返于城乡之间,岳父的二弟、三弟一直在老家生活。四弟曾在开滦唐家庄矿工作,1958年“下放”运动时,带着媳妇又回到了农村老家。只有五弟(我们称为老叔)一直跟着大哥住在唐山林西。后来参军复员,被分配到唐山陶瓷厂。
妻子1997年与蒋家恢复了血缘联系 ,走动的十分密切 。但对兰氏家族那份亲情深深的融入血液和心房之中 。在岳父岳母去世后,叔叔婶子们以为我俩一定会断绝这门亲戚,我俩非但没断,反而走动的更加密切。我俩认为,养父养母就是亲生父母,怎能断绝父母的兄弟姐妹呢?在我俩去丰润探望叔婶时,不仅叔婶感动万分,就连村里许多乡亲都去看望我俩,这可能在他们传统观念中有点意外吧。
三弟文军与我妻子有特殊的感情。三弟小妻子十岁,不仅长得可爱,还十分乖巧,妻子非常喜欢这个小弟弟,那时他经常随三叔到岳父家里来住 。1974年他随三叔来串亲,正逢岳父家从东工房二十排搬往十九排,有一堵要拆除的墙突然倒了下来,把正在墙下玩耍的三弟压在了下面。那时妻子刚十七八岁,见心爱的小弟弟埋在下面,吓得魂飞魄散。谁也没想到,三弟除了一身土外,竞安然无恙。原来那堵墙有扇窗户,文军正好从窗户钻出来。全家虚惊一场,为此岳母特意买了个猪头上供,感谢神仙们的佑护。1980年 ,妻子回老家赴奶奶丧事,十二三岁的文军就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姐姐后面 ,就连睡觉也偎依在她的身旁 。深夜间她起来方便 ,文军也呼地爬了起来 ,打着手电筒陪着去厕所。
去年春节前,文军一家三口从江阴到苏州吴江看望我俩,他们对这个姐姐、姐夫看得很重。那时妻子就表态,有时间去无锡江阴看望他们。他们回去不久,因为疫情就封城了 。
(三)
2020年11月8日,女儿休礼拜,妻子和我决定去江阴看望三弟文军一家。
出发前的一天,妻子和我商量带些什么东西。我说,卫华养身体需要营养品,买些补品吧。妻子说,买些好点的猪肉吧!我听后很诧异 ,都什么时候了,还买生猪肉当礼品。妻子对我说,前几天和卫华聊天,卫华说他家半年多没吃肉了。受伤治病花了很多钱,她和文军很长时间没有上班,动用的全是积蓄。为了省钱,全家人粗茶淡饭半年多了,就连特别爱吃肉的小志也忍住了口谗,说到这里她又落下了泪水。下午,妻子去市场买了一大块背腿肉,我去超市买了烧鸡和牛奶等,虽然俗了些,但很实惠。
早晨8点多,我开车前往江阴。卫华提前发来了卫星定位地图,一路十分顺利。
卫华得知我们要到,早早就坐在院中等着,文军为此请假提前回了家。我们一下车 ,文君和卫华就跑过来接我们 。
文军还是那副清瘦的面庞,朴实的本色如旧,虽然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依然是那副可爱的娃娃脸 。他不善言谈,和我简单打了招呼 ,拉着姐姐的手往家里走 ,卫华一瘸一拐的跟在后面 。卫华本来就很瘦 ,这次受伤后比以前又瘦了一些 ,但并不显得老 ,也是五十几岁奔六的人了 ,她比丈夫会说话多了 。
姐弟见面,话题自然离不开老家亲人们的家长里短 。几年不见了,有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有的喜悦,有的伤心,更多的是感慨 。岁月流失 ,许多老人相继故去 。为了生存 ,许多人背井离乡他地谋生。男婚女嫁 ,繁衍了许多未曾谋面的后代 。时光流转 ,一些人的经历起伏跌宕 。但总的来讲 ,比上一代生存容易多了 ,生活品质有了难以想象的提高 ,基本上都实现了安家乐业 ,尽管还经常遇到困境 ,但能扛得过去 。
卫华虽然能下地行走,不能负重 ,找临时工作比较困难了 。为了补贴家庭生活 ,同时消遣寂寞 ,有时出去捡一捡废纸变卖。她说,过年以后要把腿中的钢板取出去 ,还要花一笔钱 。在她的言谈中 ,吃些苦 ,受些累说起来就像那涓涓的溪水 ,轻飘飘而且自然 ,竞没有波澜声像。
他们租住的是一套瓦房。房东有一套二层楼房,闲置未租出去。在院落里建了两套瓦房,一套出租给装修房屋的外地人,从外面一看就知道租房人是干什么的,因为门外放着高凳和许多装修房子用涂料桶。另一套分别租给了两户人家,文军一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房子狭长一条,分为里外屋。里屋放有一张双人床和简单的厨柜,做为住室,非常昏暗。除了一张双人床外 ,有一台写字桌 ,上面放着一台电脑。外屋应当厨房,但放了一张单人床,让小志睡觉用,靠窗户的地方是水盆和做饭的操作台。本来就不宽敞的地方 ,房东还把一台配电柜放在了里面 ,据说制作好后买家不付款造成的。做饭的地方搬到了院子里,为防雨上面架了石棉瓦。
他们居住的地方属江阴市郊河口村。紧挨张家港河,出了门就可以看到一个散装货物码头,不到一百米处就是江阴市港东路的陶城大桥,交通也算方便。河口村大部分住民都搬进了城里,原住宅出租的很多。对市容市貌管理不太严格,路边有一座小水泥房 ,看不出是公共厕所还是候车亭 ,被烧得黑漆漆 ,周边杂草簇拥着。河边有一个水泥台阶,可以下去在河中打水,许多人在闲置的土地上种植了蔬菜或粮食。从农村出来的文军和卫华自然加入其中,种了一些蔬菜做为日常生活补充。
我闲着无事在村里转了一圈 ,家家都是二层小楼 ,红瓦白墙或磁砖墙 ,看上去还比较漂亮 。村中的池塘长满了水草 ,有人在岸边钓鱼 。有些家庭院前开发成一片片菜田 ,还有养花美化环境的。一个凉棚下,几位老人坐在下面聊天。
侄女小雪住在城里,开车二三十分钟就到,来往十分方便。我们刚到不一会儿 ,小雪和孩子也到了 。十多年没见了 ,小雪还是那幅俊俏的模样 ,只是胖了一些 。社会的磨炼,显得十分成熟 。和我们聊了几句 ,就去帮她妈妈做饭 。
我在河边观景的时候 ,侄子小志也回来了 。小志和他姐姐一样 ,长着一副胖乎乎, 圆圆的脸 ,除了眼、鼻、口、耳和他的父母相像外 ,脸型和他的父母有很大的差别 ,小军和卫华都是长脸 。小志很健谈 ,从国内到国外 ,从小商品到5G网络 ,都能谈的头头是道 。
因为我们的到来 ,卫华打破了半年多来的惯例 ,炖了一大碗红烧肉 ,还买来了基围虾 、腊肠等蔬菜。因为我还要开车 ,所以没喝酒 。我不喝酒 ,文军和小志也不好意思喝酒 。吃饭时,一个小男孩儿跑了进来找小雪的儿子玩 。卫华说:“这个小男孩儿经常来 ,是这个村里租房外地人的孩子 ,如果你们不在这里 ,他就大大方方的坐在这里吃饭了。我不能动的时候 ,他奶奶经常陪着我唠嗑 ,最近这段时间我俩一起出去捡些废纸盒卖钱”。这时,小男孩儿的奶奶走了进来 ,一副农村人朴实憨厚的样子 ,见我们在这里 ,聊了两句就把孩子领走了 。
吃完饭 ,我躺到里屋去午睡 ,妻子和文军、卫华继续聊天 。我一睁眼已是下午两点半了 ,张罗着回家 。文军和卫华丝毫没有阻拦 ,这种情况如果是在老家绝对是不会出现的 。每次我们去丰润老家,如果住在哪家 ,那家就会早早烧好热炕头儿 ,把屋里弄暖和 ,几家子人挤在大炕上聊的热火朝天 。尤其是在北方 ,十一月已进入寒冷的冬季了 ,但屋里的气氛绝对是热烈的 。
当我把汽车开到村口 ,那个小男孩儿的奶奶正在整理菜田 。见状妻子下车,要在文军的菜田里拔几棵香菜 。文军和卫华跑了过来 ,给拔了一大捆 。那个小男孩儿的奶奶 ,送来了几个带有萝卜缨和泥土的大萝卜 。
到了家里 ,妻子切了一个大萝卜,拿着一片送给我说 :“你尝尝这萝卜真甜 ,真水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