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老年大学办学造成巨大冲击。虽然目前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但疫情仍然将伴随人类长期存在,这对老年大学的线下教学提出巨大挑战。为了满足老年人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本文结合我校探索实践及抗疫过程中开展老年大学办学的体会,谈一点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探索 疫情下 改革 基层老年大学 办学模式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力,远远超过了2003年“非典”疫情,它具有传播速度之快、感染率之高、危害程度之大、潜伏期之长、变异性之强的特点。此次新冠肺炎是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中前所未有的一种病毒,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当前肆虐的疫情,重点疫情严重区域实行封城、封路设卡,企业商业停工停业,学校停课,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控制人员流动,整个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目的是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各地以各种方式应对这种突然而至的疫情。老年人群体是新冠肺炎易感的高危人群,全国各地的老年大学与大中小学一样也纷纷停课停学。这对我们老年大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疫情之下如何实施教学。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学校积极探索思考,转变常规的老年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的科技教学手段,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满足老年学员居家学习生活。为此,作者结合吴江区老年大学在当前疫情之下,以“菜单式”教学在线为广大老年朋友送上居家可口的文化大餐,谈谈具体体会。
一、 加大防疫宣传力度 提升学校与社区联防机制
新冠病毒发生后,学校停课,学员居家生活在小区。为了了解学员在疫情期间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轨迹,我们学校根据上级防疫部门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沉着应对,把防疫工作作为老年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在第一时间向全校老年学员发出致《全体老年学员一封公开信》,要求学员服从小区采取的防疫管理措施,做到不出门、不添乱,密切配合社区防疫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是疏导老年学员恐惧心理,积极配合社区防疫举措。不信谣、不传谣,在微信中不发表过激语言。学校精心策划,聘请心理保健和老年医学保健两位教师利用微信群不定期向学员介绍新冠肺炎的症状及预防的措施,向老年学员宣传一些科普知识和预防知识,加强适当健身锻炼,提升自身的抵抗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有效降低各位老年学员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心理,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疫情。为了真正使老年学员掌握科学防疫知识,还组织线上学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参与率达90%,提升了老年学员的防控意识和相关知识。
二是加强学校自身的防疫工作举措。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相关制度和责任,修订了预防传染疫情报告制度和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为完善疫情防控设施设备,学校加大了资金投入,安装了红外线测温仪,采购了防护口罩、消毒液、体温枪、专用垃圾袋等防控专用物资,建立了防控临时隔离室,制作落地宣传牌,对学校每一个教室和走廊以及卫生间、电梯等活动场所进行不定期的全面覆盖消毒喷洒。依照防疫规定,学校对每位在籍学员建立了基本信息档案,全面摸底排查掌握了解老年学员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对居家的教职工,全部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老年健康状况信息,实行双报告制度(“日报告”和“零报告”),通过微信群时刻掌握老年学员居家的活动轨迹,并要求老年学员提供的信息确保真实性。
三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老年教育。学校防疫期间的重心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我们研究和借鉴了国际慕课平台的教学方式,结合我校现有教学设施,进行比较研究。思考将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疫情不停课,能否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开展网上教学,充分发挥微信的功能和作用。于是,我们积极尝试线上教学,这不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种有效教学途径,人在家里可以继续接受教育,所以现代科技为我们架起了一座教与学的桥梁,微信成为我们交流学习的纽带。
二、国际慕课教学与国内传统教学的差异
本世纪初,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其便利度和普及度逐渐达到了慕课产生的要求,慕课平台应运而生。2008 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了 MOOC(慕课)。2011 年,斯坦福大学 Sebastian Thrun与 PeterNorvig 在慕课平台开出的“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获得超过 160000 人的注册量, 慕课平台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应用。国际先进的慕课教学经验对我们抗疫期间正常实施基层老年大学的教学很有启发。为此,我们对国际先进的慕课与传统老年大学教学进行了以下方面比较研究。
(一)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师是知识的输出端,学生是知识的接收端,知识传递的效果非常依赖两个端口的效率,而且因为传统课堂的限制性,教师与学生是相对固定的关系, 学生对知识输出端的选择机会极小。相对的,慕课平台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交互的以及可重复的。学生和老师间受约束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空间很大,老师也可以对单一课程进行多种不同教授方式的尝试,同时,平台上也可以对一门课推出多个不同老师的课供学生选择。
(二)教学效率
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其最终目的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好的教学方式的标准是:“教学时间短,教育效果好”,而差的教学方式则“教学时间长,教育效果差”。因此,教学效率的高低一直都是评判教学方式好坏的重要标准。考虑到学生在哪种教学方式下学得更好需要大规模的对比统计,难度较大。通过分析和对比,发现慕课平台与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效率上存在的以下两点差异:
一是授课方式上的差异。在使用传统教学时,教师需要粉笔板书或一张张播映ppt,授课内容不连贯,是静态的。使用慕课平台进行教学时,由于平台的多媒体属性和互联网灵活性,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平板以及 pc 机等设备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囊括文字、图片、表格、动画以及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
二是交流讨论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被动的接受,遇到疑问时还需要与老师交流与同学讨论。师生间交流,同学间讨论是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传统教育方式下,交流讨论通常局限于教室,讨论形式一般以面对面为主,交流的媒介通常是直接对话,草稿纸上演示等。慕课平台教育的交流方式除了可以面对面通讯交流,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可以即时交流也可以采用发 email型式、留言型式以及 bbs 型式,手段和媒介多种多样。
(三)投入成本
任何正常的国家,在教育投入上都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综合成本,意即教育投入不仅仅需要直接的物质消耗、持续的经济投入,而且还要考虑间接社会资源的占用。慕课平台与传统教育方式在综合成本方面的差异主要为以下两点:
一是直接成本。所谓直接成本,意即直接投入在教学上的社会资源。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完备的教学硬件设施,例如校园、教室、教师、教辅人员以及持续的资金投入。慕课平台相对而言,在硬件设施上受到的限制要小得多——零散式的慕课学习,学员可以选择在私人场所进行。例如,家中所需的硬件也只是网络和一台电脑。若是集中式慕课学习,则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房,这种情况下资金投入相对要高一点,除此之外,就是维持慕课平台的费用(包括教师授课的费用),但是综合起来也不如传统教学方式投入的多。
二是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可以定义为虽然不需要直接投入在教学方面,但是社会仍然需要为之付出的资源。对于一部分可能存在的间接成本,传统教学方式和慕课方式投入,后者比前者节约的多。
综合以上的对比来看,慕课平台存在着成本低、效率高以及教学手段先进的优点,但由于缺乏传统教育的集约性、规模性和纪律性, 因此十分不利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学员——通常为中小学生以及一部分高校学生,而十分适合自控能力强、学习动力足的老年学员。
三、开展课程线上教学 丰富充实老年学员的居家学习生活
根据研究分析,结合吴江区老年大学的现实条件,经过校委会研究决定,新冠疫情期间不能进行线下教学。为了更好地丰富学员居家的学习生活,学校决定通过现代科技教学手段开展线上教学。具体采取以下步骤:
(一)征求教师意见,发挥教师主体性
教师是老年大学教学的“首席主体”。我们分别召开部分教师研讨会,研究在当前疫情之下如何开展老年大学线上教学。教师们纷纷发表意见,一致认为可以尝试一下网上教学。于是,我们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进行疏理和筛选,确定哪些课程可以在网上进行授课。在征得教师认可后,我们用菜单式的方法开设书画、健身、文史类等课程的网上教学,每门课程的视频教学时间为10-15分钟,并提出授课内容要求:语言简洁、重点突出、逻辑严密、通俗易懂、视频清晰。参与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很高,认真备课,多次修改教案,力求完美。陈志强等老师已花甲之年,冒着酷暑,来回奔波到校录制,让我们深受感动。我们完成了198节微视频教学课程,并利用短视频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QQ群的方式进行分时间传播,提供学员在家中学习。同时,有一些教师把自制的太极拳视频、广场舞视频、葫芦丝视频以及经典课程视频直接放在微信群进行直播和转播;养生保健教师用视频连线或者微信等软件等与学员通话,直接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多样化教学,真正的做到了停学不停课,利用线上的学习平台开展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
(二)获得老年学员支持,线上教学效果好
老年学员是老年大学教学的“学习主体”。我们充分征求老年学员对线上教学的意见。老年学员们在微信群里收看到视频教学后反响强烈,感谢老年大学在疫情期间为学员所想,普遍认为线上教学为他们带来乐趣,带来了收获,丰富了他们居家生活。疫情期间学校虽然停课,但我们教学管理者还是到校上班,定时开展线上教学,经常通过电话或微信了解学员和教师的身体状况和学习状况,特别是积极主动了解他们对开展线上教学的想法和要求。根据反馈,我们不断调整工作思路,让线上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把传统的第二三课堂教学活动改革为线上教学活动
在疫情期间,我们把老年大学传统的第二三课堂的教学活动改为线上教学活动:开展了老年人文化艺术节的有关线上比赛活动,收到“全面建成小康”征文20余篇、反映“美哉吴江”摄影作品近40幅、“翰墨书锦绣、丹青贺小康”书画作品40多幅,并将这些作品进行线上展示交流,扩大宣传教育面;鼓励学员参与抗疫,用手中的笔和纸讴歌抗疫,收到书画和文章作品200多件。从一幅幅作品、一张张照片、一行行文字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老年学员的情感呈现,不仅包含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歌颂,也包含对祖国的眷恋,充分体现老年学员的家国情怀。此次疫情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中度过,更是在心中得到一些精神慰藉。
四、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得出基层老年大学改革教学的体会
从未有过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疫情对全人类是一种考验、一种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新冠肺炎对老年人是一种克星,一种灾难,无疑对老年人集中的老年大学更是一种拷问。如何开展老年教育更是我们从事老年大学管理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老年大学是老年人需要的一种商品,那我们就要去把它做好,维护好。通过这次疫情的大检阅,以下三点体会值得我们反思。
(一)改革创新是老年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次疫情冲击了我们老年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坏事变成好事,促使我们教育管理者转变观念,不能套用过去的老框框、老教条、陈旧的教育模式开展教学,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学习国际成功的现代教学模式,用现代的科技教学手段、现代的教学方法、现代的教学模式,变线下教学为线上教学,开启老年大学教学的先河。
(二)探索更多有效的老年大学办学模式是实现基层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老年大学要突破有围墙、有篱笆的办学模式,要着力摸索和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汲取国际现代教学成功经验,发展中国现代老年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实现老年教育全覆盖,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落地生根,成为老年人新的理想信念,是基层老年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基层老年学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基层老年学员需求出发,走出一条满足广大社会基层老年群体精神需求的办学模式。
(三)调动教师改革教学方式的积极性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关键
学校办得好不好,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学校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基层老年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在生活上要主动关心他们的需求,用情感留住人;在教学上要大力支持他们的教学方式改革和创新,用真诚感化人。教师是老年学员的良师益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着力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老年教育不断发展。
总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我校坚持两手抓,一是抓疫情防疫,不断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老年教育中不留死角,不给政府增加负担;二是改革基层老年学校办学模式,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有效坚持了老年大学的教学正常进行。同时,不断调整老年教育的工作思路,尽力为老年学员提供丰富多彩的居家学习方法。多种形式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是应对防疫时期老年大学正常实施教学的有效手段,必将为老年学员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