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秋天,镇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拆掉了我家向村里租的陈旧老厂房,在外墙边上发现了两口缸,因长年风吹雨打,缸的周围被很多污垢附着粘着,脏兮兮的,我没有正眼看一下,心想反正用不着扔掉算了。
当天晚上,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夜没睡好觉,翻来覆去的想着那两口缸。第二天一大早,我用清水冲洗,拿抹布擦了一遍又一遍,惊喜的发现,缸的外面全是竖条纹,油光发亮,里面是螺丝旋的花纹,非常的精致,工艺独具匠心,看着看着就舍不得扔了。
这两口缸是80年代公婆分给我的家产,圆的水缸,尖的是米缸,用来做饭的,那个年代用处可大了,一日三餐离不开缸,我把它们放在灶台旁边,这样做起饭来方便,因为那时没有自然水,河里的水清清的,甜甜的,每天早上到河里提水,把水缸盛的满满的,下地回来喝上一口甜到心坎里。
后来有了自然水,不用缸了就把它腌咸菜,秋收完了以后,地里的青菜,芥菜长得碧绿嫩脆的,赶在霜降之前挖出来,剪掉根须,在太阳下晒成半干,然后腌在缸里,冬天饭桌上就多了一道美味的菜肴,咸菜肉丝、咸菜豆腐干,可好吃了,到了春天喝上一碗“芥菜笋汤”,鲜味让人直流口水,这些菜至今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改革开放,我家的经济条件慢慢好了,这缸就不需要了,放在家里占地方,我就把它们放在一条弄堂里,想不到还是派上了用场,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发现缸里有个小孩卷缩着身子睡着了,仔细一看,是邻居堂嫂家的孙子,孩子才五岁,因父母上班,爷爷奶奶下地干活,没人照顾他,他想睡觉家里的门锁着,于是就睡在了缸里,嘿,小家伙挺聪明的,我把他抱起来,放在我家小孩的床上。天渐渐的黑了,爷爷奶奶收工回来不见了孙子,急的四处寻找,我把孩子送了过去,他们才知道是这缸帮了他们的忙,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从此我多了个心眼,如果孩子以后还睡在缸里,逢上下雨天怎么办,很危险的,我把缸挪到了走廊上,里面放了小被褥,这样下雨天就不会淋湿。因为当时大人都要上班干农活,真的没时间照顾小孩,万一他再次睡在缸里就安全了。
几十年过去了,孩子已长大成人,我也老了,而这缸还是油光发亮,完好无损。我默默地望着这两口缸,回味那些与缸相伴的岁月,虽然缸里已经散尽了曾经的生活气息,可怎么也散不掉曾经美好的回忆。缸与很多走出记忆的东西一样,是一种情怀,它承载着岁月里的甜酸苦辣,成了历史,成了乡愁的一份子。如今,我们的生活无比富有,在高科技、快节奏的时代,需要停下脚步,绕开喧嚣的灯光,打开那些带锁的记忆,品尝一下走远了的日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