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绸都盛泽的桥北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满头银丝,生活简朴,寡言少语,深居简出。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居家老人,但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常的老人,却有宽广的公益情怀。老人家名叫鲍锦绣,生于1931年。今年年初因感染新冠病毒引起并发症,于2023年1月29日去世。子女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好几份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给她的感谢信,感谢鲍锦绣老人为抗灾救灾和慈善事业捐款。
从日期上看,最早的一份是2003年5月20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给鲍老的感谢信,感谢她为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人道主义救助捐款500元,并同时附上接收捐款的收据;
接着是2003年11月1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给她的感谢信和收据,感谢鲍锦绣为甘肃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
第三封感谢信和收据时间是2006年7月2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感谢她为灾区儿童教育捐款1000元;
第四封感谢信和收据是来自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昆明市接收救灾捐款办公室,时间是2006年11月6日,感谢鲍老为云南省及昆明市连续遭受严重的干旱、冰雹、泥石流、洪涝、病虫害、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捐款500元;
第五封感谢信和收据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时间是
2007年9月26日,感谢鲍锦绣同志在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人民财产收到严重损失的危难之际,慷慨捐赠赈灾款5000元;第六份收据时间是2007年9月26日,来自浙江省苍南县慈善总会,内容是鲍锦绣为苍南县慈善捐款人民币现金2000元。
……
这,也许不是鲍锦绣公益捐款的全部,因为所有的这些善举,都是老人家背着家人和子女默默进行的。
也许有朋友会问,鲍老将省吃俭用节俭下来的生活费用,慷慨地捐助出去,图的是啥?
鲍锦绣老人看上去极其普通平常,而她却是一位具有六十年党龄的中共党员。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让鲍锦绣和当时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焕发出无比绚烂的青春光华。她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由于表现积极,1952年9月1日,鲍锦绣在家乡无锡梅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3年10月1日参加无锡县供销社工作,成为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她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中心运动,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为了全力支援丈夫的国防事业,毅然放弃江南水乡优越的生活条件,随军来到福建海防前线的平潭岛,参加那里的国防建设。平潭岛被称为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海防任务尤其繁重。但鲍锦绣在那里一呆就是二十余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丈夫转业才回到吴江,在吴江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直到退休。
鲍锦绣同志的的故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关爱社会,心系民众,传递人间真情的高尚情怀。
无论是谁,不管他(她)多么普通,只要他拥有信念,就如怀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那么,他就是这个时代的楷模和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