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文保单位——盛泽先蚕祠西侧,建有吴江丝绸陈列馆。前不久,又新添了一副石元宝,元宝高不足1米,两端翘角间距离有1米余。这种石元宝极为普通,在盛泽镇曾经随处可见;它很平凡,并不精致、华贵,不是财富的象征。然而,当今却成了珍稀之物,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关注,纷纷驻足欣赏,品论一番。
说起石元宝,我与它总有割舍不断的情缘。记得一九四九年春,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狗急跳墙,骚扰社会。一天,我在读的小学就临时决定提前放学。在放学路上,头顶上国民党飞机大发淫威,低空盘旋,扔下炸弹,疯狂扫射。走到离家不远房子的墙壁上还有子弹孔,我不敢向前走动了。正在此时,邻居的家门突然打开,急忙把我拉进屋里。于是,我就躲到石元宝的边上,把石元宝当作“挡箭牌”,不再感到恐惧了。把这自然纯属儿童的天真,确使我至今永志。从此,我到他家去玩的次数多了。他家开一个家庭踹坊,对着大门放着一只石元宝。出于儿童的好奇心,在夏天到石元宝的凹处去摸一摸,坐一坐,躺一躺,只感到光滑溜溜,凉丝丝的,挺舒服。但最让我难忘的要数踹绸的情景了:一个壮实的绍兴人,两手分别握在左右扶手(竹竿)上,双脚高高地瞪在石元宝的两头翘角上,好象踩高跷似的。石元宝与碾底(3尺见方的凹形青石)之间,放上一段卷着绸的木轴。随着工人身子的左右晃动,轴上的绸在石元宝的碾压滚动下,越滚越多,越碾越亮。那位工人师傅总是干得衣衫汗湿,却一点儿没有累的样子。当时在我眼中,那高难度的动作并不亚于杂技表演。后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电视台《话说运河》系列摄制组把它搬上了荧屏,再现在亿万观众面前,可惜现在成了绝技了!
那时,我不明白石元宝的功能。最近,街上一次邂逅,遇上开踹坊邻居的后裔,我便想起了石元宝,询问其用途。她的老伴便热情地向我谈起石元宝的琐事。石元宝虽不很大,倒有600至800斤重,下面的木轴长90cm左右,粗15-20cm,用坚实的枣木制的。操其业者必须熟能生巧,掌握要领,用力左右晃动,才恰到好处。所踹的绸,门幅较狭,大多是士林72绢,花光扣,质地单薄。若弄不好,元宝翻倒,弄破了绸,可要赔钱的。绸踹过后,绸身发亮有脆声,用以裱画、制寿衣,供出口。听了一席话,我想:盛泽自明代起,已成“生产锦绣之乡,积聚罗绫之地”,石元宝则功不可没。
石元宝踹绸,是一道丝绸后整理的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而且解放前“盛绸因手工整理质量较次,而使客商啧有烦言。”用机器生产代替丝绸后整理势在必然。当今,盛绸的后整理工艺用“舶来品”的、国产的机器来处理,大大提高竞争力。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石元宝就功成身退,现已进了吴江丝绸陈列馆。在我国古老的东方丝绸重放异彩的今天,我怀念石元宝,不仅因为我与它的紧密接触,还由于它不失为东方丝绸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见证,闪耀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它可谓:青石为身似粗重,踹工脚下显神通。滚出绸面亮又平,锦绣天地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