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校园生活>>

共有 314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精神的向往 心灵的寄托——就读区老年大学有感

发表日期:2023年5月9日   作者:徐国华

我是20214月起,正式退休赋闲在家。因夫妻双方父母均以仙逝,小孩又在国外生活,加上本人性格比较内向,喜欢清静,每天除了在附近散散步,近郊走走,偶尔外出旅游外,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闷在家中,又是一个电脑盲,所以退休生活有些闲得发慌。

2022年下半年,因无意间拿到了“区老年大学2022年秋季招生简章”,仔细浏览后,心里有种冲动与刺激感。想到自己长期在事业单位做管理工作,又是老的“电大”理科生,平时特别喜爱文史方面的知识,喜欢看书,看纪录片,看百家讲坛,看古今人文与历史,特别是每晚睡前必听一小时“喜马拉雅”的文史专揖。多年来的爱好,也造就了自己对中华文史知识一定程度的积累,为何不报个老年大学读读书呢?

于是,我便按招生简章的课目,结合自己的特点和爱好,一下子报了文史语言系四门课:“诗词楹联灯谜”、“江南历史文化”、“国学”、“诗文赏析”,每周上四门课,聆听三位导师对文史知识的讲解,甚感欣慰!

每周要上四门课,业余生活就显得忙碌起来,身心也充实了许多,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整天就想打发时间的游离状态。同时,对老年大学的课程有种不经意的依赖感,每周都数着日子,守着课程,按时到校上课,就怕耽误或错过每一节课。

都说读老年大学,就是去消磨些时间,去玩玩而已,而我不这样认为,我的亲身感受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我的积极性,不仅充实了业余生活,而且能从各位老师和学长们那里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以丰富自己的修养和内涵,可以说是正儿八经地又一次投入到老年生活的学潮中。业余生活基本围绕着课堂学习,课后加深与提高以及练笔创作为主,生活看似单一枯燥,但心里却充满五彩缤纷,其乐无穷。

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我学写诗词的经历。去年下半年,听了陈志强老师的“诗词楹联灯谜”课,就一个学期,还晚上了几课,总共上了十来堂课,我就学会了写格律诗,这对于我来说是无疑是个很大的进步,也是对我以往文史知识积累的肯定和对以后创作热情的精神鼓舞。

记得刚起步写格律诗时,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一筹莫展。在老师与学长们的帮助下,凭着自己的一点文字功底和韧劲,坚持天天在家练笔写诗,经常到后半夜才就寝,写好的诗发在群里,发给老师和学长点评,就这样苦练了两个月,不知不觉地就能写出合格的格律诗。在去年秋季,由吴江诗协组织的“盛家厍菊展”与“嘉善采风”两次征稿中,如期圆满地完成了诗作投稿,至少是得到了我们诗词班老师和大多数学长与前辈的认可。

回想自己过程,到现在才短短八个月,身临其境,冷暖自知,美不胜收。现在我已是吴江诗协的会员,又经吴江诗协推荐,拟将加入苏州诗协。吴江诗协每期公众号征稿,都能跃参加,有二首诗还被吴江诗协推荐发表在“中华诗词”公众号上,可以说每天都有写诗的冲动和欲望,八个月中,共写诗作一百五六十首。尽管,从专业水准上来看,我的诗作还很幼稚,突破不了“老干体”的框架,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诗词的执着和挚爱,对于初学者而言,已经迈开了一大步,成绩是肯定,诗意是无止境的,我会在今后的诗作中加以锤炼,可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就是老年大学给我带来的契机。

今年,我报了三门文史课,参加了学校文学社,还被聘为通讯员,学校沈德官、陈志方两位主任对我关怀备至,经常找我谈心,要求我拓宽眼界,不要局限于诗词爱好,要在写作上加以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压力就动力,目前我已尝试着写作,四月份在校网站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感觉还可以,其中一篇“一堂生动的中国历史课”点击率达三百多。今后,我将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不间断地向学校邮箱投稿,争做一名合格的通讯员,不辜负校领导、任课老师及广大学员的期望。

吴江区老年大学,一所拥有九十多个班级,四十多个专业,近二千名学员的地方综合性老年大学,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示范老年大学,真正地为我们老年人开辟了一条“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绿色通道,而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吴江区老年大学,我心灵的向往,精神的寄托!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习近平主席在新时代中华伟大复兴之路上对我们每一位老年人提出的新要求。学无止境,我将基于老年大学这个平台踔力奋发,砥砺奋进。

202355日夜

0
  • 上一篇:我校一教师带领盛中学生参观柳亚子故居
  • 下一篇:胶东摄影采风纪实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