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的垂虹桥素以“江南第一长桥”而名闻遐迩。然而,岁月流逝,垂虹桥历尽沧桑,由于年久失修,于1967年5月大部分塌毁,所幸的是还尚存东西两端17孔。现在的垂虹景区是在垂虹桥遗址基础上建成的公园,将两截古桥残驱,与周围绿化、小河流水,以及新落成的华严塔、计成园有机结合,塑造了具有古典园林和吴江地方文化的垂虹景观。
历史上的垂虹桥留下了诸多轶闻趣事,故事生动,情真意切,千古传颂。而如下所叙述的,仅是“像桥一样长,像虹一样美”的垂虹桥轶闻趣事的凤毛麟角。
建校款项改造桥
1047年(北宋庆历七年)冬,当时的县令李问,以政府名义发布通告说,宣传求佛不如求学,与其化钱烧香拜佛,不如将钱用于修建校舍。特别号召大户人家,把供佛烧香的钱捐助兴办学校。经过深入动员,竟收获捐款百万缗之多。于是,对县属学校的文庙进行改造和校舍扩建才有了资金着落。第二年春天,规划设计及早完成,万事皆备,只待择日动工。
可是,1048年春的宋代庆历朝廷发布诏令,禁止全国所有郡县修建学校。圣旨不可违,原计划便无法实施。但收得的捐款该有个妥善安排,于是在征得百姓,特别是捐款大户的同意后,决定为改善交通,用此款项在松陵东门湖上建造了广受欢迎的长桥,即千古垂虹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
当年农历8月28日该桥以木质结构建成通行,东西长300多米。桥被题名为“利往桥”,意思是“便来济往,安若履道”。桥的两堍各有一亭,一名“汇泽”,一名“底定”,桥心建有“垂虹亭”。垂虹亭大气端雅,故利往桥随后更名为了垂虹桥。初建时的木桥延续了二百七十余年。直至1324年的元泰定元年,依然通过全县广泛捐资筹措,改建成了石桥。
姜䕫舟过垂虹桥
宋绍熙年间,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赋有千古绝句,万世不朽,广泛传诵的《过垂虹》,诗曰:“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那末,诗人吹箫,怎么又有小红低唱,两人合作又如此默契呢?这里有着生动故事为前奏。
于绍熙二年除夕,姜夔来到苏州市石湖居士、著名诗人范成大家作客,作客间,他为良师益友范成大献度了刚创作不久,且脍炙人口的咏梅新词:一是表达自己身世飘零之恨和伤离念远之情的《暗香》,二是披露其对国家衰危的关切和感触的《疏影》。范听后深有感慨,大加赞赏。临别时,得宠的姜夔,获赠能歌善舞的侍女——小红姑娘。于是,不顾大雪纷飞,偕同小红泛舟返乡,一路上,姜夔吹箫,小红唱词,充溢着诗人的无比愉悦,舟过吴江垂虹桥,触景生情,兴致更浓。由于故事生动,笔者我不禁随之吟诗七绝:“姜䕫曲度范师夸,幸赠小红偕向家,取道松陵通利往,吹箫低唱画舟划。”
仗义捐银缮修桥
明代成化年间,垂虹桥坍塌现象颇为严重,巡抚刘魁途经吴江,见状后即命县令抓紧修缮,确保安全。县令当时因财政紧缺,十分为难。
此刻,有一女子赵氏,其丈夫原为官宦,因病作古,却留下了大笔遗产。丈夫亡后,长子又英年早逝,连遭不幸的赵氏十分悲痛,但她闻知本县因修缮垂虹桥短缺银两时,却萌生了捐款的恻隐之心。便召来次子开道:“你父遗有丰厚财产,原为你兄弟两人继承拥有,现你兄已亡过,本可尽悉归你所有,但为娘一来怕你拥有巨资,不思上进;二来也想积点德,将银两悉数损献修桥,为县府解困,为乡民造福,同时,也是为你造福。”儿子听了母亲之言,深受教育,满口答应。于是,第二天母子俩便将一千两白银捐送了上去。
有了这笔足够维修资金,县令立即组织抢修,如期完工,修旧如新,确保桥上桥下继续安全通行。赵氏母子的大义大爱之举,成为佳话,广被传颂。
情爱顿生在长桥
一天,文温儒雅的吴江世家书生叶元礼,去松陵东门外踏青赏春,走上壮观的垂虹桥时,似乎显得更加潇脱帅气,桥旁楼上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顿生爱慕,一见钟情。因拘于礼教,小姐当然不敢有任何表示。却从此像着了魔一样,朝思暮想,茶饭无心,恹恹终日。终于,小姐卧病妝楼,药石罔效。就在良玉生烟之际,她把女儿家的心事掏诉给了母亲。女孩子正刚咽气时,该书生恰好又一次外出,路过她家门前,女孩母亲赶紧下楼拦住,向他转达女儿临终时的痴心话语。那书生听了肝肠寸断,蹲足捶胸,奔进女孩香闺,护尸痛哭,这时候,才见女孩轻轻地瞌上了眼睛。
这在清代诗人朱彝尊的《高阳台》故事中有此古词小序:“吴江叶元礼,少日过垂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儿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眠。”
随着这一情爱故事的广泛流传,引来好许青年男女得闲时都到垂虹桥旁转转、垂虹桥上走走。为垂虹桥平添了一派篷勃生气,一笔浓重色彩。
2023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