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姑苏夕阳红》的读者,每每掩卷而思,得益匪浅,让我思绪天马行空,在眼前浮现一幅幅美丽的图景,有祖国壮丽河山,有异域风景,还有背后可歌可泣的故事。总之,《姑苏夕阳红》的游记,扩展了旅游的广度,加大了旅游的深度,提升了旅游的温度,是我们老人旅游休闲的好向导,好朋友。
我按“文”索骥去旅游。读了《悠闲周庄游》,进行家族组团游。跨上那幅为周庄代言的《故乡的回忆》描绘的双桥,听闻古宅沈厅的趣闻轶事。还特地租船游览,体验水巷风光,听听船娘美妙的吴歌,悠哉悠哉啊!
《姑苏夕阳红》刊载一些外省作者的文章,将我了解那里的故事以及风情。引导我参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读文时,仿佛在聆听讲解员娓娓动听的红色故事,犹如展现一幕幕雪映林海战旗红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抗联战士形象光彩照人,杨靖宇将军使用的马刀等革命文物,则有力宣告: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不免心潮澎湃,立誓不忘国耻,永远缅怀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献身的革命先烈。
同样,它引导我来到三亚古村一一水南村。陶醉于南国椰风海韵的风光,火红的红棉树,精美的椰雕工艺品,不禁赞叹不绝。印象最深的要数闻名天下的黄道婆,她从江南来到这里传授种棉纺织技术,功照千秋,自然为人敬仰。我的目光又转向三峡大坝,由雄伟的大坝、建成的功能,联想到建设者的忘我劳动,以及对祖国作出的巨大贡献,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当乘着小游船进入“小三峡”,那里秀、奇、险的景色令人惊叹,加上艄公的讲述,为祖国锦绣河山而自豪。
有些景区,我曾随团“走马观花”式地游览过,蜻蜓点水般地匆匆赶路,缺少细细欣赏。读了《姑苏夕阳红》的相关文章,便加深了印象。《再上庐山》似乎又去一次沉浸一式的深度游览。文中关于三叠泉的描写,加深对这一重点景区的认知,更感其美不胜收。初去三叠泉,面临深渊,小心翼翼迈步940余级的台阶,上上下下,气喘吁吁,只知它是“庐山第一奇观”的壮观,不知其所以然。然而,读了该文的描述,的确“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落差155米”!又曰:“潭水碧蓝,伸手试温,冰凉彻骨……泉下磬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抬头仰望,如抛珠溅玉,绫绡百幅。骄阳下,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读到这里,获得美的享受,深切感到“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真缔,以前,我对庐山的感受多么肤浅。
阅读《姑苏夕阳红》的游记,启迪多多。其一,《长三角水乡集镇》等散文,写出浓郁的苏州地域风情,展示了江南水乡的民俗画卷。《“郭建光”巧捉“胡传魁”》,再现江南抗日义勇军东遭无锡、苏常太地区的斗争史实,为争取胡传魁抗日作出了艰苦的工作,显示了苏州的红色基因,从而认识到普通乡镇也是旅游资源的“富矿”,我身在宝山要识宝,因而,对游览苏州、盛泽及周边景点的兴趣更浓,比如吴江长漾农家乐、平望莺湖园、松陵过云楼艺术馆、盛泽省级潜龙渠水利风景区等,写了《平江山塘最苏州》《行走盘门》《吟咏吴江诗观光运河景》《宋锦文化园印象》等,分别发表于《姑苏夕阳红》《吳江日报》。其二,我应该像这些游记的作者那样动笔,撰写游记。于是整理了万里长江游、厦门北海游、西安北京游以及日韩游的素材,撰写了《火山岛风物记》《欢乐邮轮行》《地心之旅》《走进三坊七巷》十多篇游记,发表于《苏州日报》《城市商报》《江苏电力报》。这样启思动笔,既丰富人生,又可与他人交流共享,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