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钟灵毓秀,物阜民丰,拥有灿烂的吳越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賦予了吴越文化以物质载体,十分珍贵。至今,吴江拥有各级非遗项目80多个,与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一起,厚植了文化底蕴,促进了相关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非遗项目的背后有着众多相关古诗词,使之笔下生辉。在芦墟,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吴歌传承于此,成为芦墟山歌。清代文学家芦墟人郭麐《水龙吟.吴歌》:“摩诃池上歌残,一声何处悠扬起。将连忽断,似无还有,月明风细,月子弯弯,花开缓缓,一般情思。算笛家不是,渔家不是,阿莫是,刘三妹?”描写了曼妙的吴歌,绵绵的情歌。新南社社员、北厍的张农在乘凉时,听到其歌声“两岸吴歌响遏云”,可见山歌嘹亮,流行广泛。如今,芦墟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陆阿妹唱的《五姑娘》歌词经张舫澜等人的整理记录成文,标志着汉族也有长篇叙事民歌,堪与《刘三姐》《阿诗玛》媲美,轰动国内外学者。如今,在保存原生态唱法时,地方性和时代性两相宜,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不愧为国之瑰宝。
沈桂云的《盛湖竹枝词》曰:“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民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写的是盛泽的“小满习俗”,今年被列入省非遗项目。100多年来,在新丝行将上市的小满节气,盛泽丝绸行业为酬谢蚕神嫘祖,在现为国家文保单位——先蚕祠举办演戏活动,沿袭形成民间传统习俗。今年新辟蚕花广场,设立小满戏台,并举行“织云绣锦小满盛泽2023丝绸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热闹空前,增添江南文化之美。
生于木偶之乡——扬州的清代郑板桥,著有《咏傀儡》诗,写道:“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身。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纵教四肢能灵活,不借提撕不屈伸。”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木偶戏表演者以操纵杆的形式,将木偶的表情和动作传神地表演出来。七都提线木偶是省级非遗项目,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表演时,人偶同台,既融入昆曲华丽典雅、婉转细腻的风格,又结合木偶杂技自身的“草根”元素,将昆曲与木偶杂技融为一体。艺人通过木偶的提、拔、勾、挑、扭、抡、摇等操作技法,木偶就表演各种动作,以线传情,演绎出“双手提活生旦净丑千般态,一口唱妙喜怨哀乐百样声”的文化魅力。该剧团最早时,能演出500多部剧目,其中《蝴蝶梦》《白蛇传》《长生殿》《劈山救母》等常演不衰。可喜的是,近年来,为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选送青年去戏校培训,3人成功入选苏州市非遗传承人。
我国的蚕桑丝织技艺已列入世界非遗项目,丝绸是吴江的金名片,华佳丝绸和太湖雪丝绸被作为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上久楷丝绸获批省非遗创意基地。因而有关丝绸的非遗项目最多,有蚕桑丝织技艺、小满习俗、丝绸文化楹联、手绘丝绸、真丝花线制作等5个大项。仅蚕桑丝织技艺项目,就拥有蚕丝被制作、宋锦织造、蚕桑养殖、缫丝、丝绸织造、丝绸后整理、旗袍制作等7个子项。列入吴江“三高祠”的唐代陆龟蒙《奉和夏初袭美见初题小斋次韵》写道:“四邻多是老农家,有树鸡桑半顷麻。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缲车。”写出了吴江农村桑茂蚕盛备缫丝的景象。到震泽,游览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走进桑园氧吧,参观彩蚕饲养。陈列室丝品琳琅满目。观看蚕丝被手工制作现场,了解到,一条松软、温暖、舒适的蚕丝被要经过煮茧、剥茧丶去蛹、脱绷、上绷、晾晒、翻扯、成胎等这么复杂规范的工序,工艺叫绝啊!
吴江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农耕时代,是精细雅洁的天工苏作之组成部分,代表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沉淀,有的脱离潮流的审美观,被市场束之高阁。只有守正创新,才能让濒临消失的非遗技艺以崭新的面目重回人们视野,进而被重新欣赏和接受,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中国宋锦文化园里,看到世界非遗项目宋锦技艺得到“活态保护”,生产的“上久楷”品牌面料,走市场化、时尚化之路,登上国际舞台。送戏下乡中,有幸观看国家级非遗项目——同里宣卷演出的节目《乡下街上人》,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说唱内容推陈出新,为观众喜闻乐见。
非遗项目通过古诗的妙笔生花,使之更富有文彩和厚重的历史感。非遗项目的诗意化,让人更好地体会非遗的魅力,有力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非遗项目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非遗的传承,又令这些古诗在新时代发出璀璨的光芒,非遗与古诗的融合,丰富们的精神生活,可谓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