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桥是一座很古老的桥,位于京杭大运河苏州市吴江区松陵段。元代泰定元年初建,清代光绪十一年重建,东西两侧对称有四十五级台阶,桥旁原有纤道、水利等设施,是吴江一带最大最高的单孔花岗岩石拱桥,现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里桥附近的三里桥村,因吴江首个开发区覆盖此村,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快速成长为一个工业“重镇”,众多世界知名企业落户于此,是与上海车墩、昆山中华园、深圳三河齐名的四大“日结大神”之地,五湖四海无数打工人、创业者在此集结和离去,有数不清的故事和传说。
三里桥有个生态园,1997年始建,是以古桥为标志和渊源,汇集古今中外文化元素的景区,占地面积84亩。景区是一个南北狭长枣核状的小岛,东面是新开挖的运河水道,西面是古运河水道,三里桥就高耸于古水道之上。东面河阔水丰,货船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西面河窄澜安,常成船家休憩之静处。
生态公园大部分被绿植覆盖,除有数条甬路外,一条环岛小路供人们跑步健身之用。古桥原是联结运西与运东的唯一通道,现在成了进入生态公园的唯一入口。挨着三里桥的北面有一座顾公庙,大理石的牌坊、以红色为基调的庙舍、石砖石雕等寺庙设施一应俱全,但大门紧闭。据保洁员说,里面没什么东西,一直没开放。在与古桥相对的大运河东面,有一座比较陈旧、规模不大、黄墙红瓦的顾公庙和何仙庙。这可能就是生态园内顾公庙的前身吧。顾公庙和三里桥同样属于文物古迹。庙原为顾野王之旧宅,宅内有一轩,名“听江轩”,传说其名著《玉篇》就诞生在这里。百姓建庙来纪念顾公,缘于一则民间传说。据称顾公是一位勤政的官员,深入了解民情,廉洁奉公。有一次太湖水患,他亲自前往查看水情。面对汹涌的洪水,他先脱下自己的官服扔进水中,接着又将皂靴扔下,但洪水仍然不退,在这危急时刻,他毅然决定摘下头上的乌纱帽,丢进滔滔洪流之中。可即便如此仍无济于事,最后他义无反顾地跳入洪流之中,顾公被卷走了,洪灾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老百姓怀念和歌颂这位“喝潮王”,并以塑像祭祀来表达心意和缅怀其功绩。顾公庙最初建造时间不明。到了宋朝靖国元年,进行了改建。从明朝宣德二年,到清朝嘉庆十二年,多次进行了重建和修缮。2006年,在三里桥东侧兴建了顾野王纪念馆,与三里桥共同构成“桥庙相映”的美景。
站在生态公园圈外,向右望去,古桥古庙惨淡寥寥寂寂。古桥人迹罕至,古庙寡见香火,笔者曾去过几座古庙,据当地人讲,人气和香火已大不如前。向左望去,壮观的江兴大桥上车辆人流不息,基督教堂(生态园的北部,2016年落成)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顺着河水再往远处望去,云梨大桥的彩虹之美,运河大桥的艳红斜阳,把科技、现代和富有的元素尽显无遗。尤其江兴大桥,生态园北面岛端形似支撑点,一桥跨两河。大运河中弛逞的早已不是木船小舟,数千吨位的货船比比皆是。在镜头下江兴大桥与基督教堂并入一框,新的桥庙相映完全是另外一番情景。右望:中国的,古典的桥庙相映,左望:西方的,现代的桥庙相映。两厢比较,一厢高大新,一厢低小老,但它们并不相悖,生态园设计者或许在寓意,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