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48年出生在运河古镇平望的柳家弄的一处平房里。在这条幽深狭窄的小弄堂里生活了45年,直到1993年学校分配新房后,才搬离了柳家弄。柳家弄的东侧就是尚志堂和尚志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在尚志堂边度过的。
记忆中的尚志堂已经破落不堪,只有南面第一进的房子和北面七楼七底的高大的楼房还在。那时,尚志堂大门前的四座花岗石的旗杆座子见证了旧时的风光。尚志堂其他的地方全是碎砖乱瓦,一片废墟。孩童时的我们就在尚志堂里追逐嬉闹,玩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的游戏。那时候,在高大的楼房里住着一位姓吴的高度近视的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是
“尚志堂”主人的后代,我们都叫她“盲婆婆”。每天我们都看到盲婆婆到尚志堂前的寺浜里拎水淘米洗菜。“盲婆婆”有一个养女,读中学时比我高两届,后来考上了安徽合肥工业大学,以后一直在安徽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尚志堂北面高大宽敞的楼房底层,办起了屠宰场。每天后半夜,杀猪时猪的阵阵嚎叫声划破夜空,响彻云霄。屠宰场的老板竟是个八九十岁的老奶奶,每天,我们都能看到老奶奶扛起处理好的肉猪,徒步送到西塘街的肉店里。
1958年,尚志堂里办起了“平望草包厂”,在年过半百的街长——赵家姆妈的带领下,几十个家庭妇女走出家庭,来到厂里当起了工人。这些家庭妇女她们从此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主人。那时的尚志堂里稻草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工人们日夜生产编制着草包,草帘,销售到各地,作为防洪排涝的物资。荒芜的尚志堂从此充满了勃勃生机。
文化大革命中,尚志堂旧址又建起了“吴江灯头厂”和“平望印刷厂”。尚志堂的正门和第一进的房子全部拆除了,只留下北面高大的楼房和尚志弄。
改革开放后,在平望镇中心的“灯头厂”因为影响工厂四周的居民生活,搬离到镇郊蔬菜大队。在尚志堂遗址建起了灯头厂职工宿舍。尚志堂东侧的尚志弄成为连接通运路和寺浜路的必经之地。
听老人们讲,平望尚志堂是明代名人吴善长所建。住宅坐北朝南,面对寺浜和江南名刹——殊胜寺。宅子门前有一片广场,栽有四棵大榆树,还有四座花岗石做的旗杆座子,有1.5米高,夹着木旗杆。住宅前后有五进,第一进为门厅,门厅里别无摆设,只高高挂着一个匾额,上书“恩荣”两字。穿过门厅是一堂罩壁和一个天井,罩壁上有砖雕。第二进为大厅,也是正厅,取名“尚志堂”。大厅是一座三开间的大屋子,中央挂着一块大匾额,刻着“尚志堂”三个大字。白底黑字,字迹苍劲有力,大气雄伟。此外,厅内还挂有十多块小一点的匾额,刻有“贡元”,“贞孝”,“节孝”等字,大致是对家族中考取功名或妇女贞节事迹的褒扬。第三进为七楼七底的住宅,第四进为七楼七底加东西厢房的住宅。第五进为三楼三底住宅。第四进和第五进之间,有一排平房,共八间,作为厨房之用。同时,尚志堂也是吴氏大家族活动的地方。每逢过年过节,祭祀祖宗,尚志堂里热闹非凡。
据清代翁广平《平望志》记载,吴善长家族乃明朝河南省官宦人家,连续出过两代尚书,是当地的望族。吴善长原名吴流隆,字天佑,人称善长公。相传吴善长一次舟游平望莺脰湖时,船上有人洗碗时不慎将碗落入湖中,这人就大有深恐主人责备之虑。吴善长善解人意,就解释说,此处乃我命中注定的“铁碗之地”,不妨靠岸访问。上得岸,被平望的地理环境所吸引,就决定在平望定居了下来,建起了“尚志堂”。
物换星移,人间沧桑。现在,尚志堂仅一幢七楼七底的楼房尚存,深藏在平望通运路南面的高楼大厦中,而吴氏子孙绝大多数外迁,分布在全国各地,为建设祖国贡献聪明才智,其中,不少是高级知识分子。而尚志弄依然存在,成为“尚志堂”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