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月27日下午,吴江一楼图书馆报告厅灯火通明,坐无虚席。大家都是早早地预约报名来听蒋理老师的《垂虹讲座》。题目是“敦煌守望四十天”。很多家长都是带着孩子一同前往听讲。
我早早地来到一楼报告厅,找到一个无人的位子坐了下来。平时的《垂虹讲坛》我听过不少,但是像今天这样多的听众确实少见,可见敦煌的威名。
神秘的敦煌和诗意的江南,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知道在那些“大漠孤烟”和“小桥流水”的迥异风貌之下,有什么样的血脉联系吗?你相信在敦煌的石窟当中藏着江南的山水,甚至藏着吴江吗?为什么说敦煌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度最独特、最多元的文化遗存呢?在那些石窟中,究竟能看到什么样的文化奇珍呢?
蒋理老师对敦煌的描述十分细腻全面,我不可能在这里一一赘述,只能截取片段以响读者。
初唐 323窟“壁上江南”,323窟有八幅“佛教史迹画”,其中有三幅壁画向我们展现了2000年之前的南京、上海和苏州。
初唐 335窟,维摩人生。335窟最大的亮点是北壁上巨幅壁画《维摩诘经变》“维摩诘”是王维、李白等唐代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体偶像。
初唐 96窟,敦煌大佛。96窟的窟檐就是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窟中供奉着高 35.5米的莫高窟第一大佛。
曲子诗中的江南。在河西“千里雪”和江南“万斛船”之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联系。莫高窟藏经洞当中出土了超过五万件珍贵文物。是谁在什么时候将这些物品放入石窟?依然是未解之谜。
五代 61窟,五台佛光。61窟中有引导梁思成、林徽因找到佛光寺的《五台山图》栩栩如生的供养人像和藏着“十二星宫”的《炽盛光佛图》。
元代 3窟,千手眼观音。开凿于元代的 3窟是莫高窟唯一的“观音洞窟”,精美绝伦的“千手千眼观音”也是莫高窟的绝唱。
反弹琵琶,55窟中除了有气势宏伟的“弥勒三令”之外,还能看到脍炙人口的“反弹琵琶”。
江南诗意。在莫高窟常没展览“1650一文明的迴响”当中发现了《树下弹琴图》《对弈图》《坐看日落图》等众多带有江南诗意的壁画。
220窟,盛世杰作。开凿于大唐贞观年间的 220窟整窟壁画都堪称杰作,尤其是北壁《药师经变》让我们能窥见豪华的宫廷乐队和风靡大唐的“胡旋舞”。
研学团和九色鹿。257窟里画着著名的“九色鹿”故事,它曾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成风靡一时的动画片。
寻找华塔。在鸣沙山和三危山交汇之处,矗立着孤寂而绝美的成城湾华塔,它见证着莫高窟的兴衰。
江南手艺。苏州著名刺绣艺术家邹英姿多次到访敦煌,辗转世界多地,就为了复绣出藏经洞文物中最大的刺绣作品《凉州瑞象图》。
三兔共耳的秘密。神秘的“三兔共耳”图案出现在多种中文化中,比如古埃及陶器片上。德国的教堂里,但迄今为止它最早出现的地方是莫高窟 407窟。
面壁者。为了保护敦煌石窟,洞窟修复者和数字信息采集员长期在洞窟当中默默工作,他们都是令人敬佩的无名英雄!
舍身饲虎。开凿于北魏的 254窟中有著名的《舍身饲虎图》构图精妙,情节动人,展现出了一种极致的自我牺牲精神!
再见、敦煌。告别敦煌之时,作者的行囊里装满领悟,了解自己的无知,学会保持敬畏,懂得控制欲望,也明白了人这一生,终究要对某些事付出深情。
莫高窟墓园,三危山下宕泉河边沙丘之上,有一小片静寂墓园,这里长眠着第一代莫高窟守护者常书鸿、第二代守护者段文杰。常书鸿到敦煌时那时什么建筑都没有,风沙蔽日,吃不着猪肉、青菜。常书鸿的夫人受不了敦煌气候与生活的煎熬,默默地离开了丈夫。这也动摇不了常书鸿留下来守望修复敦煌的决心。他一直在敦煌工作四十年,将自己融化在了敦煌。
现在敦煌第三代守护人樊锦诗,出生在北京。今年已经86岁!而且她的爱人也追随她来到敦煌。敦煌,正是有着这一代代有名及无名的敦煌卫士,才能有今天的璀璨辉煌!
2024年元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