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爱喝酒,小时候记得他喝酒时,我们姐妹兄弟四个往往会围坐在桌边听他讲故事,父亲也会分一点花生之类给我们享受。后来我插队农村,几个知青聚会时,也会喝上一点酒。为了省钱,喝的是连瓶2角9分的瓜干酒或3角一瓶的粮食白酒,都是高度酒,每瓶老秤四两,俗称一个手榴弹。下酒莱也至多是白菜烧咸肉(咸肉少得可怜)之类。主要是图个释放心情,暂时忘却烦恼,开心一下。我一喝酒就脸红,象个关公,稍一多喝(半个手榴弹)就要头晕,所以喝不上瘾。
后来到公社广播站当“土记者”,下乡采访搭伙时,村里有时会招待一点酒水。我推脱不了,只好“恭敬不如从命”,稍为喝一点,一般是一小杯黄酒。当然,每次搭伙是要付2角钱半斤粮票的。知青返城后就职农村信用社,下乡搭伙时村里有时也会招待喝一点酒,不过已不再收饭钱了。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制定佛门“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面四戒是根本戒,即要求佛教徒要尽力做到,其实这些戒律一般人也应该大体做到。而“不饮酒”是“遮止戒”,就是说饮酒本身无错,而人们往往在酒局上控制不住,互相劝酒,一不小心就喝得铭酊大醉,丑态百出,甚或做出荒唐事来,即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所以佛祖要制定这条戒律。
现在一般认为少量喝酒有益健康。但我咨询了几位医生朋友,都说这主要是商家炒作,从医学角度看,酒精对人体肯定有伤害,应该戒掉为上策。除了为治疗某些疾病,如治疗关节炎的药酒,因为要靠酒性来发挥药性,不在此内。
再说喝茶。喝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代陆羽大师被尊称为“茶圣”。喝茶是有讲究的,一般认为春季喝花茶,夏季喝绿茶,秋季喝青茶,冬季喝红茶。试想,泡上一杯香茗,看茶叶在杯中升降沉浮,感悟人生。呷上一口,唇齿留香,沁人肺腑,怡情爽神,岂不快哉!佛教中也有饮茶参禅之说,一千多年以来,延续至今。还有近年来风行的“功夫茶”,几位好友围坐一起,由一位熟练者不停地操作。大家边喝茶边聊天,谈文艺创作,谈读书心得,再配上些瓜子、花生、糕点之类,不亦乐乎,那个享受绝对不会比赶饭局逊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