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美景莫若春花之烂漫,所见之处都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们嗅花间香气馥郁,看花色姹紫嫣红,心醉神迷。然而,我念念不忘那些朴实的另类春花。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南宋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描绘了荠麦苗郁郁葱葱、青翠可人的景象,荠麦也会开花,只不过不如前者那样艳丽吸晴而已。其实,江南地区将扬花的麦、盛花的油菜和开花的蚕豆称之春花作物,其收成在夺取全年粮油丰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麦子开花在五、六月间,一株株的麦子抽穗期会开出白色或淡黄色的花,不过花期短,一般人员并不为此去欣赏罢了。
荠菜,星星点点地长于野外的田塍、空地、溪头,俗称“野菜”。用它作馅,炸春卷、裹馄饨,与冬笋热炒“野冬”,食之清香,是一道佳肴。它的花,雪白的,在春风吹拂下,像小星星眨着眼睛,虽不引人注目,但妇女却看中其不择沃土、不惧风雨的顽强生命力,在春游时,采摘一些新鲜的荠菜花,簪在头发边,说是可以保一年之中不会头痛的。
油菜,冬去春来,经受风雪严寒考验的它,精神勃发,含苞待放,抽枝拔节,农民适时采摘苔心,奉上餐桌,鲜嫩的,甜甜的,不失为美食。春雨洒过,一畦畦农田里油菜花开得十分旺盛,朴素而绚丽,金黄翠绿相间,犹如铺上一块巨型的黄金地毯,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成了文旅的网红打卡地。在这花海里,蜜蜂忙着采花,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在此似乎感受到蜂蜜的甜味,菜油的喷香,更是生活的甜美。
蚕豆花,像紫色的蝴蝶伏在枝叶间,那双乌黑的眼珠笑迎着人们。我想,正是这些花,结出肥厚的豆荚、饱满的果仁,让我们尝到葱油蚕豆、兰花豆的美味、也勾起童年立夏烧野米饭的乐趣。
在绸都盛泽,还有一种春花让人喜爱,叫做“蚕花”,有位女神叫“蚕花娘娘”,有座国家级文保单位命名”先蚕祠”,俗名“蚕花殿”;一条路命名“蚕花路”,一个历史风貌街区称为“蚕花里”,可见蚕花始终是人们心中难忘之“春花”。
蚕花,不是植物所开之花,而是民俗之花。传说其由来是西施为祝愿蚕事丰收,向当地蚕娘赠了头上绢花。这绢花蕴含着对蚕事丰收的祝福,是蚕区乡民心中的吉祥物。它又演变成为蚕神的象征,将蚕神誉为蚕花菩萨、蚕花娘娘。为此,每当春季养蚕时节,蚕乡包括老妪、女童等妇女,用红色彩纸折成花朵插在发髻、鬓角或辫梢上,称为“戴蚕花”,喜气纷呈。作为商品出售的有用绢或绒做成的“蚕花”,相当精致。戴上这朵花,蚕茧丰收丝业旺,用之“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丝绸。
无疑,蚕花,比之观赏之花,在蚕农心中有着更崇高的地位,是最值得珍爱的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