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266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亲身经历话读书

发表日期:2024年8月22日   作者:徐国华

读书是永恒的话题,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众所周知,毋庸置疑。虽然我们老一辈人,因条件的限制,一生大多数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对其子孙的读书都会不遗余力,这就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共性和特征,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对读书都是十分重视的。

儿时虽在农村,但读书氛围尚可,父母都不是直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而且都能断文识字,傍边的两位舅舅还能吹拉弹唱,对我从小教育既用心又严厉,为我读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得在小学时,我就能把一本《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背下来,还会唱八大京剧样板戏中的大部分歌曲,初中就阅读过“毛选四卷”。因而,从小学到初中各科成绩从未第二,而且还跳了一级。

高中就读于吴江中学,一个乡下孩子到县中学读书,年级里年龄最小,班级里同学也都很陌生,难勉胆小拘谨。但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语文和数学老师抢着要我做课代表。

那时的课外读物非常少,也很少有人有兴趣去读,吴江中学有个阅览室,记忆中好像还没有图书馆。不知父母从哪里弄到了一些闲书,如:《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万山红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万个为什么》等等,都成了我的课外读品。高中二年制,我是住宿生,现在的孔庙就是当年我们乡下学生的宿舍。学生们基本无心读书,少数还拉帮结派打群架,而我每晚都在阅览室的一隅看各类书籍,还写写小文章,钢笔字也好,时间不长,就被老师看中,成为校黑板报的编写成员之一。

1977年高中毕业,恰逢恢复高考,这是个天大的机遇,但因教育质量实在太低,我仅通过了初试,便回生产队务农。其间想方设法找了一些复习资料,白天劳动,晚上看书,还在1978年高考前二个月就休息在家,闭门复习。高考成绩公布了,我的总分301分(录取分数线300分),并参加了体验。当时,这个好消息传遍了四邻八村,我们全家和亲戚们都为之高兴万分,认为我肯定脱离了“六棵头”而去上大学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还很闭塞,所有的报纸信件都是投到离我家三里路的一个小杂货店里,父亲和我曾多次去问过,不知何故,始终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是时运不济,还是造化弄人?乡下人,两眼墨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接受现实。就这样,我一个农村孩子,并没有书包翻身,而是一下子被打回原形。

我在家里是长子,母亲长年卧病在床,还不时要到县城住院治疗,父亲忙里忙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于是,除了繁重的田间劳作,也帮着父亲一起担起了家庭的担子,上大学的梦也随之破灭。

1979年,机缘巧合,母亲病退,我顶替到县城上班。此时,中国文坛冲破了已往的禁锢,掀起了“伤痕”文学的高潮,我买了本《第二次握手》,如痴如醉,爱不释手(后,此书有许多人借阅过,都被翻烂了)。

“伤痕”文学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还曾做过文学梦。我省吃俭用,把所有的余钱全部用来买书籍,还骑自行车到苏州新华书店去购买过几次。中外名著,各类刊物,唐诗宋词……,九平米的单人宿舍,堆满了书,好似一小型图书室。

那几年,工作之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沉浸在书本的海洋里,吮吸着知识的琼浆,还曾多次向刊物投过稿,虽都被退回,但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背诵了许多唐宋名诗词。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我求索文史知识的第一次浪潮。

1984年,我考取电视大学,专业是机械制造,属单位委培,带薪读书。三年毕业后,回单位在金工车间任技术员,我与同事在新产品开发中合作,在专业上还出了两项国家专利。1995年至2005年,在单位任办公室主任、人事科长,这段时间,单位的文件、公文、总结、报告、领导的发言稿等均出自我手,也锻炼了自己的文笔功底。2005年,应单位施工资质需要,在完全不懂建筑施工的前提下,硬是凭自己啃书,考取了国家建筑业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专业)执业资格并注册。当时考建造师很热门,也相当难考,那年,一个江苏省仅通过了几十人,我还是高分通过。细想起来,虽然在近退休前的三十年间,没有阅读过文史类书籍(只是热衷过武打小说),但在工作上总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与我的阅读功底是密不可分的。

临近退休的那几年,相对轻松,常赋闲在家,以电视为伴,还拿一本帖,练习书法。网络电视中的综艺与记录片、人文与历史频道、《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深深地吸引了我。对特别喜欢的,我会在电视机前,逐字逐句摘录下来。几年中,我从电视、阅读、听书等渠道又如饥似渴地积累了不少知识。这个阶段,又可以说是我求索文史知识的第二个浪潮。

这二次浪潮,虽然相隔了三十年,但我还是受益匪浅。2022年秋季,报了吴江区老年大学的诗词灯谜楹联班,能在二个月内就写像格律诗。如今快两年了,大约共写四五百首诗词,虽然大多数都是垃圾,但已基本入门,有些还能上刊和获奖,受到老师和诗词前辈的一致认可。2023年春季,被聘为老年大学通讯员,可以说是刚开始学写散文,就凭一文在第九届吴江区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中获区级二等奖(今年的征文也在待评中)。一年多时间内,向校网投文章四五十篇,今年还在《半百》公众号和《吴江日报》上刊散文七篇。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我以往的阅读积累和当下的勤奋努力是休戚相关的。

“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就如这一句所言,而今强大的互联网,把读书的作用和意义捧上了天。但在我看来,这些语录式的教条还是有点过头。不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观点还是恰如其分的,但读书不是万能的。生活才是根本,也是最好的书本。所谓“智商高不如情商高”,说得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年龄而言,读书不是为了舞文弄墨,更重要的是兴趣爱好,为了丰富生活,滋养灵魂。

就我而言,虽然我并没有因读书而改变人生,却因读书而提高了认知。

首先是三观端正,我2008年即在单位任工程科长,一直到退休。都知道以前工程行业的腐败,有实权,但存在风险隐患。是书本让我提高了眼界,看淡了浮华,知道了深浅,任职其间,一心为公,谨小慎微,不立于危墙,不陷于覆巢。

其次是耐得住寂寞,改变了以前的浮躁,一有空闲,就想往外跑,约三五同事或好友打打小牌。现在除家务外,一杯茶,一本书,或写一首拙诗,或酝酿一篇小作,窗前看看风景,日子一天天地感到很快,也从没有感到孤独。

再次是丰富了知识面,能诗善文,知道不少人文与典故,心里常有一种小欢喜和小满足感。

最后是改变了性格,这是我读书最大的收益。都说本性难移,以前我性格倔犟,脾气急躁,心直口快,嫉恶如仇,凡事总要争个对与错,为人处世上,也吃了好多亏,是书本的潜移默化把我慢慢地打磨得“温良恭俭让”。

今天罗列了自己的经历和读书的过程,开诚布公,敞开心扉,也不怕别人笑话,谈了一些对读书的肤浅看法,仅仅是个人感受,不一定正确,任何事情皆因人而异,望能共勉之。

2024821

0
  • 上一篇:写在处暑
  • 下一篇:胜地早秋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