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曲《涛声依旧》,怀揣了一个三十多年梦想。什么时候去看看岸边的枫桥和河中的客船?听听依然如故的涛声和钟声?去感受一下那淡淡的温婉、忧愁以及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遗憾。到吴江居住快八年了,这个梦想一直搁浅。九月末的一天,带着老伴终于来到运河边枫桥景区。
站在运河边亭台上,眼前河水潺潺,岸柳依依,鸟蝉鸣唱,风和日丽。眼望一艘艘驶过的货船和公务船,船侧掀起一串串白色的浪花,从运河何山桥下穿过。游人们穿着时尚的服装游览嬉戏,有许多家庭和外国游人。要不是景区嗽叭响起毛宁演唱的歌曲《涛声依旧》还真的意识不到这是在运河旁、枫桥边。当寒山寺钟楼传来阵阵低沉悦耳的钟声时,那种时空交换的感觉才丝丝渗入脑海。此时,再看那古朴典雅的建筑,再看那青铜钟鼎,象似一本古书又被翻开了页篇,重读起那久远的故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觉又回到你面前……”我对枫桥及寒山寺的认识是由远及近的。当年在党校上学期间,老师绘声绘色讲解《枫桥夜泊》时,心绪曾入情入景的进入到了那个时代。唐代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涛声依旧》歌曲以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为蓝本,将古诗词的意境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美感。歌词中“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等句子,既是对《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句的化用,也寄托了歌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情感的深深眷恋。歌曲中的“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则直接表达了歌者对于能否重拾旧情、与旧爱重逢的期盼与不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国家政治经转型的艰难时期,国际上苏东剧变,给人们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迷茫。“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歌曲在毛宁洒脱而深情的演绎下,如怨如诉,充满了淡淡的遗憾和失落,让人在回味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与美好。同时,歌曲也反映了那一代人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夹缝中的状态,以及他们对过往情感的珍视与怀念。
时光飞逝,三十年过去,社会和人心进入到了理性的平静期,那种忧伤的情怀己淡忘,更多的是珍视和怀念。当真实地踏入了苏州枫桥景区,仿佛走进了一幅诗意盎然的江南画卷。
秋意渐浓,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给枫桥景区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漫步其中,古老的石板路蜿蜒向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桥身古朴典雅,横跨在潺潺流淌的河面上。站在桥上,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河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垂柳和古建筑,如诗如画。河中的客船没见到踪影,倒是运输船一艘紧接一艘的驶过,荡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禁想起那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虽然已经对不上号了,依然自豪感满满。
沿着河岸前行,来到了寒山寺。寺庙庄严肃穆,钟声悠扬。黄墙黑瓦,飞檐斗拱,透露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走进寺内,香火缭绕,宁静祥和。游客们或虔诚地拜佛祈福,或静静地欣赏古建筑的美。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让人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景区内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园林景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每一处都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在一个小亭子里,我们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听着鸟儿的歌声,感受着微风的抚摸,心中无比惬意。今年苏州一带桂花没有如期开放,留下了许多猜疑和传说,但在枫桥景区,竟有几棵桂花树浓郁开放。花香沁人心脾,引来无数拍照留念。
枫桥景区,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美丽。它是苏州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在这里,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老伴和我的认知有很大的不同,她更关注是哪个美景照像好看,我选了几处有浓郁文化色彩的地方给她拍照。
离开时,我们频频回首,心中充满了不舍,枫桥景区的美景和内涵将永远留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