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16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先蚕祠所见所思

发表日期:2024年10月9日   作者:刘立江

先蚕祠,久闻其名,中秋时节来此参观拜谒,感触浮想联翩。

提起祠堂,人们往往想起宗祠祖祠之类的建筑,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在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有一座别具一格的祠堂,叫先蚕祠,又名蚕花殿或蚕王殿,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先蚕祠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路,主体部分在东路,为两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天井、戏台、庭院和蚕皇殿。西路为附属用房。

先蚕祠以前是祭祀蚕丝业祖师的公祠。江南一带早年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从天庭取来了蚕种和桑苗,从此,人间便有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在养蚕之前或养蚕期间,四周的蚕农总要到祠里来拜一拜,祈求神灵保佑,取得蚕茧丰收。

先蚕祠的门楼面阔三间,飞檐斗拱,气势轩昂,正中三座拱门,小青瓦压脊飞翘,外墙配以清水砖贴面,显得素朴庄重。旁侧是八字形清水砖壁。三座拱门正中竖匾为祠名,两侧上方分别书写“织云”和“绣锦”,是当年盛泽一带丝绸业繁荣的写照。门楼单檐歇山顶,主脊上的“螭吻”,一对相向咬定脊端,另一对昂首雄视云天。门楼砖雕上有嫘祖养蚕图,下有后稷稼穑图,东有尧帝访舜图,西有舜传大禹图。

广场前是高敞的正殿,殿内除了供奉嫘祖外,还祭祀轩辕黄帝和炎帝神农氏。中间神龛供黄帝、神农、嫘祖鎏金坐像,上悬巨匾,书“人文始祖”。正殿内的四根大柱上镌刻着两副对联。其中一副为:“先蚕遗教,抽丝剥茧,扬盛湖风范;后叶沐恩,绣锦织云,擅吴越声名”,系由倪平、陈志强、费师夷、周德华四先生撰制。该联上联中的“先蚕”和下联中的“绣锦”“织云”均取自祠拱门的匾额;上联中的“抽丝剥茧”和下联中的“绣锦织云”描述了绸乡儿女缫丝织绸的劳作情景,反映了苏州盛泽一带丝绸业的繁荣景象。联中的“扬盛湖风范”和“擅吴越声名”也褒赞得当。另一副为:“衣被苍生兴百业;彰施藻采映千秋”,该联上联中的“衣被苍生”取自祠内正殿上的匾额,下联中的“藻采”取自《礼记·杂记》,以描绘绸缎的绚丽多彩。正殿上置巨钟,上镌楷体“蚕王祠”。正殿前的石板广场两侧是碑廊,甬道直抵蚕皇殿台阶。

正殿的对面是戏台,戏台背对门楼。戏台两侧与厢楼相通,坐南朝北。相传小满日(公历521日左右)是蚕神生日,为了祈祷蚕神保佑丰收,丝业兴旺,便由当时盛泽丝业公所出资在祠内戏楼演戏三天。届时,周围数十里的蚕农都前来进香看戏。对于先蚕祠小满戏,《盛湖竹枝词》里有诗载道:“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茅盾先生主编的《中国的一日》也对先蚕祠小满戏作了专门的记述。

戏台有两层,戏台上方的藻井金碧辉煌。

先蚕祠面积不大,保留下来的文物也不算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遍游每个角落。但每一景一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我这外来人,虽走马观花看其皮毛,但心中仍充满了求知欲和兴趣。思绪的扩展,仿佛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巨著,看见浩若烟海中更早更远更大的一个世界。

一、先蚕祠的存在,彰显了蚕丝行业在当地的重要位置。从先蚕祠的历史记载和展示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蚕丝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据史料记载,栽桑养蚕作为吴江一带的传统特色产业,已历经五千年之久,积淀了厚重的蚕桑丝绸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丝绸之路贸易中的重要物资,更是盛泽一带繁荣的支柱产业,其优质的蚕丝产品远销各地,为地区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和繁荣,人们对蚕及蚕丝品寄托改善生活,发展经济的厚望。正是基于此基础,才有了先蚕祠堂的建设,才有了小满戏的辉煌,成了人们表达心意的场所。

二、法规清晰,可见历代朝廷的高度重视。先蚕祠西侧碑廊里有许多碑文拓印,虽然有些字迹模糊,但大致内容也能看得明白。其中有三块拓印碑文,都是朝廷为保证蚕丝材料和丝绸制品正常贸易而制定的法规,充分体现了蚕丝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反映了社会各层对蚕丝业的尊崇和对蚕神的敬仰,这种重视为蚕丝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著名的丝绸之路是国家外贸的重要事项,为国家发展经济和扩大交往都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从路线图上看,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吴江一带都是重要的节点。虽然没查到吴江提供丝绸价值有多少,仅从盛泽一带的繁华景象就推知一二。

三、桥庙众多,印证水运成网,产销兴旺。从先蚕祠展厅可以看到很多桥的图片,且配有诗文。诗文早至元明清,近至民国时期。诗文内容大都与蚕丝绸缎、航运物流有关。在水乡,桥意味着通航通商。依托太湖、京杭大运河等便利的水运,盛泽地区形成了完善的产销网络,这不仅促进了造桥业、运输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繁荣。水运使得蚕丝产品能够快速、高效地运输到各地,扩大了市场范围,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回想当时,百舸争流,丝绸远销,国泰民安,一方富庶景象似在眼前。

四、丝绸业在众多的经济要素中只是其一,但在这一带,肯定是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重要因素。它可带动了纺织、印染、苏绣、美术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兴盛,且这些产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江南地区丰富多彩的经济文化景观。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理论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他提供了理论支撑的物质基础。而他的姐姐费达生被誉为现代黄道婆,为我国桑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也是基于桑蚕业有良好客观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庞大体系,进一步证明了蚕丝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因此,有了先蚕祠,把蚕做为神去供奉,把丝当做金去重视,完全在可以理喻之中。这也是我这个外来人的一点点思考,不知道是否合情合理。

0
  • 上一篇:七都太湖边上观日出
  • 下一篇:中国银发梦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