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126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苏步青《颂陶小咏》的忧思

发表日期:2024年10月20日   作者:吕尚真

文学与科学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人类文明的浩瀚长河中,各自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一个充满感性与想象,犹如晚会上的篝火,抒发情感、温暖人生;一个秉持理性与实证,就像穿透乌云的一束光,照亮脚下、带来光明。当二者相遇,又会生产怎样的火花呢?

不为五斗折腰身,归去来兮辞赋新。

篱菊曾馨三径月,桃花犹泛一溪春。

行文爽朗而潇洒,咏史激昂如有神。

倘使先生逢盛世,何须高隐作闲人。

这首《颂陶小咏》为寿高101岁的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教授所作笔者试以此诗为切入点,结合当代科研实际发掘其中蕴含着的人文特质及其与科研创新之间的关系。

不为五斗折腰身,归去来兮辞赋新。这句诗开篇便展现了陶渊明不为微薄俸禄而屈身事权贵的高尚气节。在那个时代,陶渊明毅然辞官归隐,以行动诠释了对行动自由、自我尊严和内心追求的坚守。

陈云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现代科学研究同样需要追求真理至上、不畏各路权威的勇气。改革开放初期,物欲横流,这种气节这种勇气不正是当做科学研究所缺少、所急需的吗?

篱菊曾馨三径月,桃花犹泛一溪春。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美、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这种田园氛围,是陶渊明所钟爱的生活环境,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做科学研究也需要创新思维、灵感思维,去捕捉新发现,提出新假说。这就需要充分放松左脑紧绷的神经,从实验室里专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从容回归生活宁静的港湾;或林中漫步,或小酌一杯,或看场电影,或拉一段小提琴,让左脑休息、右脑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行文爽朗而潇洒,咏史激昂如有神。此句强调了陶渊明的诗文风格爽朗潇洒,咏史时激昂澎湃。“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以新颖的视角、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文学的这种表现力和感染力,与科学的创新精神极其神似。科学进步需要这种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挑战传统观念,突破藩篱限制

倘使先生逢盛世,何须高隐作闲人。这两句诗是一种假设和感慨,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对个人命运的影响。陶渊明生活在一个黑暗与不公的社会,使得他这样有才华和抱负的人只能寄情山水田园苏先生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曾几何时,李约瑟之问引发广泛的关注;钱学森之问促使朝野正视现实。接下来——

2014年圣诞夜徐小平发出当代之问:中国何时才能诞生像Facebook、谷歌、苹果、特斯拉这样征服全球的公司和产品呢?

2021年06月07日,吕尚真提出现实之问:中国能不能崛起一大批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

2023年04月13日学者马国川发出对标之问:为什么科技创新都发生在美国”?

幸有汪品先老院士,耄耋之年,坚守初心,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不说套话,不绕圈子,在新书《科学与文化》里率先发声,回答了以上的一些问题;也回答了人类科技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诚然,在迈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我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包括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天探索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但这些反思以及对此答案的探寻,无疑仍然是有益的

汪先生认为文化是创新的土壤,文化的土壤培育了科学,文化提供了思维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要打造海陆文明的新结合;在科技与文化之间要架起一座联通的桥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文化环境,一个鼓励大胆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包容失败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文学的温暖与慰藉,也需要科学的力量与智慧。让人文之光照亮科学发展的征程,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福祉服务

1
  • 上一篇:垂虹桂花香
  • 下一篇:深秋抒怀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