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230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照片里面有故事(续五)

发表日期:2025年1月16日   作者:刘立江

十三、大美吴江我作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是吴江”,“水墨江南,大美吴江”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和情牵梦绕的名胜,对于我这类喜欢拍拍照片,写点小东东的人来讲那是难得的素材。2016年初,我来到苏州吴江居住,初衷是帮女儿照顾家务,实则开启了我第二故乡的崭新生活,也开启了我用镜头记录、书写、评价江南景物的新起点。八年多的时间,拍的照片过万,拍的视频数千,所写的文案及插图在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刊登过百。

镜头之一,景色之美令人陶醉。吴江座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南端,毗邻浙江和上海,美丽的太湖东岸,运河穿城而过,大小河流上百条,50亩以上的湖泊三百余处,是典型的水城,被称为中国的威尼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矗立在水乡,一座座宏伟的大桥横跨江河的两岸,太湖东岸十里画廊,创意新颖。整个吴江,从西镇七都,到南城桃园,从区府松陵,到东界元荡,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几年来,我走了几十处,拍下了一些很有代表意义的照片。七都的湖边双塔,太湖东岸的雄伟建筑,同里的小桥流水,运河的彩虹巨桥,震泽的桥庙相映,盛泽的繁华街区等等,每一幅都可以印成画报,随手一拍即风景。有一次傍晚去东太湖拍摄夕阳晚霞,一群鹭鸟湖面飞过,一对老夫妻坐在岸边巨石上眺望远方正被我无意中拍下。自然之美与人生之美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十分和谐的画面,当我发到群里,被许多人交口称赞。

镜头之二,文化厚重浩若沧海。吴江不仅是鱼米之乡,更是人杰地灵之地,目前保留下来的古镇古村落十余处,产生了众多历史名人,为后人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象同里、黎里、震泽、芦墟等较完整的古镇外,溪港、八坼、南厍、盛家厍、铜锣等村落,也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和文物。穿过茫茫人海,行走在记忆中的时空画廊。一架架石桥,一座座寺庙,一湾湾河水,一栋栋老房子,诉说着不尽的故事。坐看云起时,时光悠然如梭,于淡静中轻轻流淌。岁月如逝,心事层叠,回眸过往,总有些许心语,风过处,终能找到低吟浅唱的地方。每每到了这些地方,我的镜头仿佛不夠用,咔嚓咔嚓留下了许多画面。这里还涌现了费孝通、柳亚子、费达生、计成、杨承宗等国宝级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还有为国捐躯的英雄张应春、钱涤根等。幸好,吴江不仅有过他们的足迹,还有可以了解他们,让人们能缅怀他们的瞻仰之地。我都把他们留在相册,刻在心中。

镜头之三,变化之大恍若隔世。我曾于1974年、1996年、2001年到过或路过此地,与当年相比,如今城乡面貌变化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2012年女儿在松陵城南买房时,当时被称为鸟不拉屎的地方,如今已是车水马龙、灯火辉煌。吾悦广场的灯光,万宝广场的食客,高科技满满的苏州南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漂亮便捷的地铁,川()流不息的运河、太浦河水路。国家在这里划定了一块特殊的地方叫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战略当中中心的中心,吴江是苏州主城区面积最大的板块,还是苏州的门面担当。经济线超过了99%的地级市,是苏南财政收入增速最快的区级单位。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方方面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丰富文化活动就是例证。我参加过一些当地的文化活动,到东太湖大剧院看戏曲,带领孩子到青少年文化宫体验科技的魔幻,参加太极拳、舞蹈表演,亲身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感受丰富文化生活的享乐。为此,留下了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画面。

镜头之四,贡献之大令人称奇。这里拥有全国最发达的镇域经济,在全国百强镇的榜单上,盛泽镇、黎里镇、平望镇、震泽镇纷纷上榜。2024年吴江所有的镇全部是全国500强镇,特别是盛泽镇就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吴江拥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拥有新材料产业,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共4个千亿级主导产业。另外新能源产业也有望成为第5个千亿产业。为了了解吴江,我曾到三里桥了解曾与上海车墩,昆山中华园,深圳三河齐名的四大日结大神的集结地之一的辉煌。也曾到盛泽镇东方丝绸广场

领略“丝绸苏州2023”展会的盛况。做为一个新吴江人,走过的地方,见过的场面不过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但管中窥豹,推断亦是壮观无比的场景。

吴江之美,吴江之进步,吴江之繁华,吴江之内涵,仅凭我的镜头,我的文笔是远远概括不了的。

有一次在吴江老年大学听了陈志强老师的课,看了一些他写的书。原本爱写游记的我,迟迟许久不敢执笔了,发现自己了解的情况是那么肤浅,那么微弱,生怕讲出外行话。但是,所见所闻,还是按耐不住性情,频频举起相机拿起笔,记录下了这有意义有情感有故事的瞬间。

    吴江只是苏州的一个区,一个能集中展示国家传统文化、发展进步形象的浓缩点。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先驱,许多方面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非常巧合的是,在我来这里定居后不久,国家下发了退伍军人优待证,可以免费乘公交地铁,免费参观名胜古迹、景区景点等,为我在更大的范围采风、游览创造了条件。我常常是独身背包客,便于静下心来有充裕的时间细看端倪。为了解孙武,曾五次到访留有遗迹和介绍孙武的地方。为了拨开少年时期朱买臣休妻的迷雾,两次登上穹隆山去看藏书石。为了看看敬仰多年阿庆嫂的故里,驱车百里到访沙家浜。为了介绍苏州御窑金砖,六次带领亲戚朋友去参观博物馆。每一次踏足,基本都留下了文字和照片,投稿给家乡的报刊。为宣传祖国的大好河山,弘扬正能量,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完)

0
  • 上一篇:《金错刀行》读后感
  • 下一篇:元月16日《早安声中得句》唱和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