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王菲的一首《世界赠予我的》火爆全网,我特别喜欢听,打开手机,随时可听,真方便。春晚好久没有出现红遍全国的歌曲了,思绪飘回到八十年代的春晚,84年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和87年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一夜之间在全国流行起来,电视机里经常播放这几首歌曲,但你如果随时想听,要买录音机,买磁带。
我又回忆起1982年,改革开放刚开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工资最高只有几十元,但我同学却花200元天价买了一台录音机学英语。
第一次看到录音机,样子很大,两大两小四个音箱,一个磁带卡座。里面装磁带才能播出声音来,要花钱买磁带。声音从磁带的两个齿孔里不停旋转发出来的。我很新奇,也很羡慕,想买苦于没钱,只能作罢。
过了几年,有录音机的人家多了起来,一阵阵歌声在黄家弄口飘过,我经常看到有人穿着喇叭裤,手提录音机在芦墟老街招摇过市,那绝对是当时最时髦的装扮。里面播放春晚里红遍全国的歌曲,还有当时流行歌曲。那时,电视机不普及,文化娱乐活动少,经过十年动乱,那些优美抒情的歌曲像一股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很快在大江南北传唱。
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外面新潮的东西涌进来,让人耳目一新,传播非常快。那时流行跳迪斯科,录音机大派用场,人们边唱边跳,一些人疯狂扭动身躯。谁家有录音机,那是很风光的,八十年代中期,港台歌曲大量涌入,这个时候,我知道了邓丽君,听邓丽君的歌入迷了,抒情优美的歌曲像春风拂面,我熬不住了,用一年工资剩下来的钱买了一台录音机,买了邓丽君的磁带,下班回家听邓丽君的歌,那时风靡全国的香港电视剧《上海滩》的主题歌到处传唱,我又买了香港歌星叶丽仪的磁带,优美的歌声在黄家弄回荡着,那个年代,借东西很流行,老房子串门很方便,邻居都来借,用现在的时髦讲法,叫“共享”。
进入九十年代,单卡录音机不吃香了,双卡录音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我93年结婚,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作嫁妆,双卡录音机有一个好处,能同时放进两盘磁带,也就是说可以录制另一盘磁带内容。这样节省不少买磁带的钱,谁买了新带可以借来翻录。
时光荏苒,科技在发展,后来小型随身听成年轻人的喜爱之物。别在腰带上,插上耳机。这样的形象走在大街上,很酷,总会引来别人羡慕的目光。
几十年前,没有智能手机,娱乐活动少,买磁带听歌很流行,但那时生活水平低,钱少,有好多人不舍得买磁带,于是,租磁带很流行,小小的芦墟古镇有不少卖磁带和租磁带的,生意兴隆,但不少店里多是盗版,磁带上的歌词也是错字连篇,但不少人经不住诱惑,会狠下心来买。
时光荏苒,现在是网络时代,录音机和磁带早已成为用来怀旧的物品,可是在我心里,录音机和磁带倍伴我的岁月无法忘怀,那是歌声飘过的岁月。
2025.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