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校园生活>>

共有 115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我在老年大学的快乐时光

发表日期:2025年3月25日   作者:桂林芬

2017 年我与春天撞了个满怀,有幸成为吴江区老年大学的一名学员,误打误撞走进了诗文赏析班,原以为诗文赏析是学诗朗诵的,进班级后才知道是学中国文学史的。开学第一课,朱富星老师给我们讲明代散文《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从小勤奋好学,但因家里穷,没有钱买书,只能向别人借书抄录,然后作好笔记再还给人家。古人好学、苦学的精神打动了我,老师的精辟讲解让我一下子回到小时候上课的情景。

进老年大学一个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在吴江举行,我激动得睡不着觉,诗文赏析班没有朗诵课程,朱老师鼓励我,叫我报名参加,我高兴像个小孩子,和遇华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夏青杯”朗诵大赛,成功从网络初赛晋级了复赛复活赛,登上了渴望一生的朗诵舞台为此我骄傲了好几天。

6 月中旬,老年大学戏曲艺术小分队赴松陵镇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学校领导周校长让我做了回通讯员,当在网上看到自己的通讯报道时,喜悦涌上了心头。接下来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班级组织去乡镇采风,八坼农创村的美丽风景深深吸引了我,黎里镇柳亚子的故居激起了我对诗人的敬仰。当我写的第一篇征文《返校园》获得优秀奖时,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百感交集我是农民,初中没毕业,发表文章想都不敢想,后来上了《红枫》书刊,乐得我从梦中笑醒。

2018420日,吴江区老年大学文学社正式成立,我被任命为秘书长,之后又担任了社长,文学社的老师个个是写作高手,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经常采风,曾去过震泽、同里、黎里、朱家角等古镇,还去过上海大观园汾湖元荡村吴江南社……老师们笔墨挥毫,尽情创作,写古镇的故事大观园的红楼梦元荡村的美丽风景南社纪念馆的历史,一篇篇诗情画意的文章,一首首慷慨激昂的诗歌,发表在学校网站,《红枫》书刊,我们老有所学,其乐融融。同年秋季,我在诗词楹联灯谜班学习,陈志强老师是吴江诗人,历史专家,盖世之才,古诗古文样样精通,教我们佩文诗韵(平声三十韵),《词林正韵》在他的精心教导下,我也懂得了一些平仄对称的古韵诗词,要写古诗词很难,因我文化有限,有时半天、半夜写不出一首对称的诗,但它能开发老年人的智力,每当创作的时候,我很快乐。我也很荣幸成为吴江诗词协会的一员。

2019年,我被聘用为学校通讯员,又担任学联会秘书长,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曾去苏州老年大学学习,并写了通讯报道,每当在校网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心里总有一股强烈的喜悦。

三年疫情中,学校也停课,但老年学员们没有放弃学习,在群里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互相问候,这种爱心与可贵的精神,常常让我感动不已。这期间,我们文学社与学校师生一起,付梓并发行了《建党百年歌吟》诗词作品集,当我拿到这本诗集,看到自己也是编辑委员会的一员,激动热泪盈眶。

之后,诗文赏析班因报名人数不足,没有开设课程,我就在国学班学习,王晓宏老师满腹经纶,才识过人,讲课婉婉动听,分析透彻,老年学员都喜欢听他的课,这个班级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人数总达60人,大多数都是高龄学员,但他们都有一颗年轻的心,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冯班长、陶班长不厌其烦热情于服务。王氏三姐妹,大姐、二姐、三姐知书达理,和蔼可亲,三姐是课堂里的开心果,爱说爱笑,我因住桃源,时常缺课,偶尔到课堂,三姐总是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想你了”,接着哈哈大笑,瞬间,幸福温暖了我。翁建忠学员让我十分敬佩,虽然他身体不好,但还是坚持不懈来课堂学习,出口就是诗,出笔就是美文。梅元灿老师85岁高龄了,但他精神可嘉,认真学习,编辑无数正能量的视频,创作无数篇医学、养生论文,他告诉我,只有不断学习,心态总不会落伍。还有大才子徐国华,这位称得上奇才,写诗妙笔天成,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九华采玉》诗词平台每期都有他的作品,《中华辞赋》诗词平台《烟台诗词》平台也不断发表他的作品。最近我才知道他还是有证书的“一级建造师”,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们都像夜空闪亮的星星,时刻照耀我前行。因班级人数太多,我到现在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同学们个个才华出众,能歌善舞,样样齐全,在期末联欢会上,各显神通,有唱歌的,跳舞的、朗诵的、说相声的,各自散发夕阳的魅力,让我敬佩不已。

不知不觉,我在老年大学就读已将近七年了,受老年学员们的影响,我也不断努力,获得了很多荣誉,在征文比赛中七次获奖,三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上了吴江电视台,二次受到吴江日报社记者的采访。我的诗歌散文也散见于校网、《红枫》书刊,全国《中国诗歌报》、《东方诗歌》、《江南时报》及各大平台,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也受到同学们的关爱与尊重,这些荣誉来自于学校领导,老师、工作人员和学员们的支持与鼓励,使我一个农村女人一步一步走向人生高处,成就了我小时候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告知所有老年朋友们,不要以为自己老了就一无是处,只要心态年轻,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很开心很自信。在农村我也一样,喜欢打抱不平,喜欢宣传正能量,乐于助人。有人喜欢我,也有人讽刺我,但我无所谓,只要我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我快乐,做什么都值得。也有人问我,年纪大了读什么老年大学,年轻时为啥不发挥,又没有工资,来来去去何必呢,我只是微微一笑。老年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发挥作用的平台,展示风采的舞台,延年益寿的乐园,感谢老年大学,不仅让我圆了多年的美梦,更让我找回久违了的青春活力,今年我因路程不便,家事繁多,很少来学校听课,也辞去文学社的工作,但我时刻记住在老年大学的快乐时光,我可以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一名老年大学生老年大学,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诗意,更加绚丽!

0
  • 上一篇:开学国学第一课
  • 下一篇:我们的英语班真棒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