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22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送戏至同里叶建村

发表日期:2025年8月21日   作者:凌爱琴

在社区领导的关心下,在苏洲农商银行的组织下,奥林清华社区老年大学舞蹈班及笛子班分别送出了送戏下乡的节目。作为其中的活跃分子,我自然很开心。

八月的暑气裹着蝉鸣扑面而来,即便已近傍晚,马路上蒸腾的热浪,仍是不客气的向行人扑来,载着十五名老年学员的大巴车,却载着满车欢笑,穿过宽畅的城市公路,将夏日的燥热多甩在了身后,车窗外美美的风景时隐时现,车内笑语交织。社区老年大学的舞蹈班及笛子班正奔赴一场与乡村的夏日之约——送戏下乡。舞蹈班的学员甩着两条大辫子,结上了红绸带,活脱脱像极了舞蹈中所需的角色、笛子班的学员抱着竹笛轻敲节拍,有的兴高采烈的说:今天可得让乡亲们聆听一下我们优美的笛声。车窗外的夕阳为学员们的银发染上金边,多是爷爷奶奶辈的他们,此刻却象孩童般的开心.有人翻出化妆盒相互补妆,有人反复为辫子上的红色糊蝶结结好,结正。

半小时后,大巴车缓缓的拐进了叶建村文化广场,只见广场上新建了一个舞台,一式的凳子占满广场,有摇着扇子的老爷爷,有笑容满面的老奶奶,有扎着羊角辨的小姑娘,有一位拄着拐杖的阿婆,在家人的挽扶下也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来了,来了”。满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缓缓停下的车身上。

离开演时间还没到,学员们先进了里面的会议室,大家趁着些许时间,舞蹈演员为了力求完美,把他所演的节目又排了几遍,笛子班学员也在抓紧排练,悠扬的笛声把几位小姑娘吸引过来了,只见几位小姑娘水汪汪的大眼睛里盛满好奇。王爷爷和王奶奶放下笛子朝孩子们招手,小家伙们立刻蜂拥二至,小手大方地摸向笛身,眼睛瞪得圆圆的。王奶奶将笛子横在小姑娘的嘴边,示范着如何吹气,小姑娘鼓起腮帮子,用力的吹了一下,笛孔里只挤出“噗”的一声,惹得大家多咯咯直笑,当广场上的主持人进来,示意一下,节目马上要开演了,小姑娘们才依依不舍的松开了笛子,回到了广场上的位置上,这或许就是笛子的魅力。它不仅是乐器,也可以连接童真与岁月的桥梁,让每个触摸它的人,都能听见内心最清澈的回响.

六点三十分正式开演,在主持人那抒情的报幕下,舞蹈班“十送红军”节目首先入场,随着“十送红军”的前奏缓缓流淌,只见一位独舞演员以轻盈的舞姿踏上了舞台,紧接着又一位扮演村姑和另一位扮演红军的男演员来了一段双人舞,最后四位演员身着蓝花白底衣裤、手提干粮袋、以稳健而克制的步伐踏上了舞合。舞者们瞬间化身为送别乡亲,她们或弯腰轻抚粮袋,或踮脚张望红军队伍、其中的红军战士向舞台观众举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整个舞蹈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们一致好评.

第二个节日是“黎花颂”当前奏清泉般的响起时,五位女演员身着酱色又漂逸的服装,如仙女般的漂向了舞台,她们或抬腕或俯身,将漂然转旋回雪轻的意境表现了出来,让人分不清是舞在花中,还是花中在舞,好美啊,只听到台下观众的掌声连续不断。

第三个是笛子班的节目,只见他们身着白色衬衣,下穿黑色裤子、握着笛子,神采飞杨的上了舞台.夕阳的余晖直射舞台,为笛子班的竹笛渡上了一层薄薄的亮色,当演员们吹响第一个音符时,“上春山”那清越的笛声就象长了翅膀似的.回荡在整个广场上.惊艳全场.观众们掌声不断!

返程大巴启动时,把炎炎的夏热杜绝于窗外,车内一片清凉,有人在说:“我们这个年纪了,还能给乡亲们带来快乐,值了!”这句话引来了满车的应和,当城市的霓虹灯与乡村星光相遇,当银发舞步与村民笑语共鸣时,这场送戏下乡的演出,早已越越了表演本身,它是一代人对艺术的喜爱,是城乡间温暖的桥梁,更是生命在落幕时依然蓬勃的证明,退休不是谢幕而是换了个舞台继续发光,奥林清华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社区领导的亲切关心爱护下,我们相信今后一定会更出彩!

0
  • 上一篇:穿越金鸡湖隧道
  • 下一篇:林芬小诗二首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