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29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忆儿时的夏日

发表日期:2025年8月21日   作者:包秋婷

农历六月,暑气蒸腾,太阳刚出来,地上就像着了火,白天一般是不会出门,傍晚常常带着娃去万公堤走走,欣赏东太湖的碧水蓝天,沐浴着湖面的阵阵凉风,目睹着小孩的嬉闹欢乐,我不由自主会想起儿时在家乡芦墟度过的炎炎夏日。

小时候的夏天是很难忘怀的,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有很多童真趣事。芦墟古镇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新建里家门口蜿蜒的后河就成了我们的天然泳池。一群孩子扑腾着野泳,碰着撞着也笑得开怀。木盆“砰隆”砸进水里,我攥着边缘不敢松手,看邻居小孩在前面扑腾,二三十户人家的大院子里好多孩子在游泳。如今的孩子,游泳要花大价钱进恒温游泳馆,穿专业泳衣戴泳镜,跟着教练学标准姿势。环境是好了,可那份在河里扑腾的野趣,也跟着水流走了。

父亲每天总是凌晨三四点出门,天还浸在墨色里,他的脚步声就轻手轻脚地碾过露水,去挣那点养家糊口的钱,要到下午两三点钟,他才扛着一身疲惫回来。手提竹篮里却常常带回好多梨子或桃子——那是太浦河边果农下午便宜处理他买回来给我们吃的。果皮上还带着日晒的温乎气,姐妹围着分食,果肉或许有些发皱,可那点甜,像父亲没说出口的话,悄悄落进心里。

记得一年夏天,父亲难得早归和叔叔带着自制的炸钩头往太浦湖方向走去。两三个多小时后,他们提着一大串十五六个螃蟹和一包螺丝回来,螃蟹吐着泡泡在盆里爬呢。母亲在灶台边忙,油星子“滋啦”炸开,姜蒜的香混着蟹肉的鲜,飘得满院子都是。晚饭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吃螃蟹,蟹肉很多,蟹黄很腻,那鲜味里裹着父亲额角的汗,一家人开心吃,现在再吃多少膏腴鲜醇的蟹,都找不回那儿时美味的滋味了。

夏日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后门口场地上摘自家种的长长的丝瓜和圆滚滚的南瓜,藏在叶子底下,摘的时候特有成就感,摘下来炒个丝瓜炒蛋,或者炖个南瓜汤,新鲜又香甜,那种丰收的开心真是实实在在的。午后在弄堂口乘风凉,听树上的蝉鸣声,穿堂风很凉快的,有时候会去隔壁的百年“生绿斋”食品商店去乘风凉,偶尔会买一杯清凉爽口的绿豆汤,五分钱一碗,琥珀色的汤里浮着粉糯的糯米绿豆,还有几粒冬瓜糖蜜枣红绿丝。坐在店里吊扇下,吃着冰冰凉的绿豆汤,吹着凉快的风是酷热夏天最幸福的,吃在肚里暑气就消了大半。那是难得才能奢侈一次的清凉,比现在任何冰镇饮料都难忘。如今的孩子,怕是很难懂那种滋味了。家里冰箱里永远塞满了时令水果冰淇淋,便利店的冷柜里排着各种口味的汽水,外卖一点就能送来冰镇的杨枝甘露、芒果西米露。现在的夏天有恒温空调,有精致的甜品台,有挖着吃的冰镇西瓜,却很难体会到我们那个年代攥着五分钱奔过一条街去买绿豆汤时的期待雀跃满足。午后三四点我们去后河头採“荆棵子”,用它洗头发,比现在的洗发水柔软,捣一捣就出滑汁,阳光晒着湿头发,风一吹,连发丝里都裹着田埂上的青草气——那是大自然给的天然“护发素”呢。

晚饭后在外面大院纳凉,夜幕下看天上满天闪烁的星星,听大院里顾先生讲故事,他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每天给我们院里的小孩讲四十分钟故事还留悬念,第二天接着讲。那故事引人入胜,像侦探小说似的,在电视机还几乎没有的七十年代,娱乐生活相对匮乏,我们都听得入了迷,成了难忘的夏天记忆。如今孩子们的夏天生活丰富多彩,在家里吹空调看电视吃冷饮;逛逛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休闲购物大商场,玩闪烁的电子游戏机,乘彩色的电动小火车,连汗水也难得出了。时代在进步,这也是必然。

如今时光荏苒家门口的后河早就填平变成后河小商品市场,新建里大院子还在,曾经的热闹一去不复返。可那些夏日的碎片总在眼前晃:河面上的光,父亲带回来的水果香,还有母亲鬓角的汗珠和忙碌操劳的身影,苦日子里长出的甜,像河底的卵石,被岁月磨得温润,攥在手里,沉甸甸的全是念想。

夏天蝉鸣依旧,阳光温度没变,如今看着孩子们被照顾像花儿一样呵护,总忍不住想起当年父母在烈日下为生计奔波的模样。苦日子像褪色的老照片,边角发卷,却衬得眼前的暖愈发真切。儿时的夏天,虽条件简陋,却满是纯粹的快乐与温情如今的夏日,科技带来便捷舒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时代在变迁,幸福也在不断更迭,它们都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美好印记。

2025.7.28

0
  • 上一篇: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又一首)
  • 下一篇:秋天的云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