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我来到向往已久的枫泾古镇,它位于上海金山区,巳有1500多年历史,这里有“三步一座桥,一望十条巷”的美誉。
走进枫泾古镇,就像走进一幅水墨画,心情愉悦,一踏上那些石板路,就像是粘上了历史的尘埃,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驻足欣赏岸边的廊棚、凉亭、灯笼、枫叶、河桥、河墙屹立在河畔两边,倒映在水中,看上去离得很远,又似乎很近,近是静而动,远是晃而流长。秋风轻吹,杨柳拂面,不禁想起了庚信的几句诗来:“高阁千寻起,长廊四注连,歌声上扇月,舞影入琴弦。”
跨上古桥,脚步一步步扣在台阶上,仿佛在敲打沉封千年的音符,清晰地听到古镇的“画音”。枫泾最有名要算“三桥”了,是枫泾人引以为傲的“地标”。有道是:“周庄双桥美名扬,枫泾三桥世无双”,它由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相连,连起河岸、民居和长廊,犹如串起一串熠熠生辉的珍珠,让人恍如跌入清明上河图的一截画中。
枫泾古镇跟其他江南古镇一样,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风貌,房屋贴水而建,白墙黛瓦,入眸飞檐翘角,嶙峋怪石,雕楼商沿,红枫垂柳,好像回到旧时江南。
漫步在古镇上,走累了,静静地依在美人靠上,低头看清澈的河水和水中倒影,我自作多情地把河面当镜子照,几只小船由远而近,又缓缓离去。一阵微风过后,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让我心中也泛起阵阵涟漪。
从美人靠起身后,我一直走到泰平桥,这古桥始建于明代后期,是古镇最高最宽的单孔石拱桥,全长28米,拱高5.2米,站在桥上,极目远眺,古镇风貌尽收眼底,当天正好重阳节,我登枫泾古镇最高的古桥,权作“重阳登高”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枫泾人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取士。刚走进古镇,就看到保留完好的状元、进士牌坊,让人肃然起敬。据记载,镇上出过状元有三人,进士五十三人,举人一百二十五人。现代学者有朱学范、国画家程十发、漫画家丁聪等,还有全国闻名的金山农民画。
徜徉古镇,此的风和日丽,我又认真端详起古墙来了,枫泾古墙确是风雨修来,斑驳的古墙,吐露出百年的风霜,而秋风又灿烂了满墙的爬山虎,五彩缤纷的树叶,在屋顶、在墙上、在陈旧的木门上交织出生命绚丽的斑斓。
古镇是用一座座桥相连起来的,刚上桥又下桥,我走过不同寻常的“分河桥”,发现桥下有一块刻有“吴根越角”的石牌,引得众人纷纷纷围观拍照,原来这里历史上是春秋战国时吴越的分界桥,古镇地跨吴越交汇之处,所以仍保持着恬静典雅的遗风。
枫泾古镇名扬长三角,而“枫泾丁蹄”更是闻名遐迩,我年轻时品尝过,美味念念不忘,这次逛古镇,到处都是卖粽子和烧卖的店,香气四溢,各式方糕糕香扑鼻,原来枫泾粽子烧卖方糕都是当地特产,恋恋不舍离开枫泾,规划下次再来游水墨枫泾。
2025.11.8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