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其人——兼探范蠡在姑苏一带踪迹
范蠡 ,是我崇敬多名古人中的一位。他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显示出有过人的智慧和作为,也富有远见,且同我们吴江有谜一般的渊源。现将他的传奇经历作简要梳理记述,与大家分享。
范蠡,字少伯,生于公元前536年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时鲁昭公六年、楚灵王五年、孔子十五岁。公元前511(鲁昭公三十一年、楚昭王五年、吴王阖闾四年)时,范蠡邀文种投越,时年二十五岁。
功成身退
公元前494年(鲁哀公三年、楚昭王二十二年、)里,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开战,兵败于会稽山,其时始重用范蠡、文种等。听范蠡的计谋,勾践于公元前492年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被关在石城,俯首称臣,三年后,夫差动了恻隐之心,准备放勾践回越国,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说放勾践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吴王不听,将勾践放回。
回国后,在范蠡的谋划下,勾践每晚睡在草柴垛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天天都要舔一舔,卧薪尝胆,不听音乐,不近女色,念念不忘复仇;对外继续讨好吴王,不断送礼,给吴王送去西施等美女和大量的木材,以削弱吴国的国力(许多木材堆积在灵岩山下的河道里,这个地方由此被称为现在还叫木渎),对内休养生息,富国强兵,鼓励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并和群臣一起谋划攻吴之计。经过10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楚惠王十年、越勾践十八年、吴夫差十七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在范蠡建议下,勾践乘虚发兵伐吴,袭吴都(今江苏苏州),杀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越军围吴都三年后破城,夫差自杀。越国终于吞并吴国。范蠡在举国上下欢庆胜利之时,决然激流勇退,悄然离去,弃官经商,开创新业。
经商有道
由于天资聪明,范蠡经商数年间,布谷种竹养鱼育畜,形成食物链,收益大大高出周边农户,不久就成为富翁。人们把商代之比干、春秋之范蠡、三国之关羽并称为“三大财神”。他所开创的“经济循环论”、“积著之理”、“待乏原则”、“平粜齐物价格理论”,至今仍闪耀着先秦经济学说的熠熠光彩。他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于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此论见诸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 他所著的《致富奇书》、《陶朱公术》,既有精辟的理论观点,又有丰富的商贸实践。在中国辉煌的文化宝库里,留下了可贵的“遗产”,诸如“什一之利”、“陶朱事业”、“陶朱遗风”、“富行其德”、“浮家泛宅”等成语典故都是由他而来的。比干之忠诚、范蠡之智慧、关羽之仁义,被商界认为是经商致富的诀窍所在。在中国的经济思想史上,有其光彩的篇章。
明清年间,我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沿海一带私人经商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风气,范蠡是商人心中崇拜的偶像,他经商致富的典型事迹成为商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美好向往,他的经营理念成为商人们的一种神圣箴言。,范蠡被尊称为“商祖”、“商圣”“华商始祖。”
范蠡卒于公元前448年,时年88岁
后人对范蠡的评价
自古至今,从司马迁、苏轼到冯友兰、胡寄窗等,史学界和学术界对范蠡都有极高的评价。说他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忧深思远、坚忍不拔,“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是“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学大师”、“经营之神”。说他是“春秋末年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谋臣的楷模”、“中国古代第一个弃官经商者”、“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创始人”。
“霸越功高早成就,五湖浪迹泛扁舟。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 以上这首题名《范蠡》七律诗,是清代诗人徐公修所作。它以言简意赅的文字,提纲挈领的笔法,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范蠡。
许多学者都评说,范蠡辅越功成后激流勇退非常高明有远见。越王灭吴后,范蠡看出越王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乐,就劝文种离开。范蠡同西施乘一条小船离去,后游齐国,改称陶朱公,经商致富。文种不听,后被越王杀害。
近代,2001年8月,日本中央青森大学副校长、世界著名经济学博士酒井甫先生专程从日本赴淅川寻找范蠡的出生地。通过参观考证,酒井甫先生十分激动,感慨万千地说:“我从事范蠡研究已有四十余载,今天终于探寻到范蠡的故乡。范蠡真是太伟大了,不论我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讲学,都要引用中国商圣范蠡的例子。”酒井甫先生在总结范蠡的经营思想的基础上,成功研究设制出“金玉良言星云图”。目前“金玉良言星云图”已建造落成于淅川范蠡公园内。次年8月29日,中日国际学术交流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之期,酒井甫先生又会同山东省肥城市政协主席刘洪府(范蠡去世地代表)共同出席会议,研讨范蠡学术思想。 会议认为,范蠡真不愧被称为“治国衣臣、兵家奇才、华商始祖”。他不仅制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还深谙世故,经商致富有术,不留恋高官厚禄,十九年三改千金。从范蠡经商的生涯看,他是将政治、军事的谋略用于管理经济,驾轻熟路,胜人一筹,所以他才得以“居官为卿相,居家则富翁”的称号。纵观范蠡的经营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劝农桑、多积谷”;二是“农末兼营”;三是“夏则资皮、科则资烯、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的生产经营思想,讲求节令超前预测,捕捉机遇;四是用国家调控方式来控制物价,依据市场供求判断价格的涨落。今天,当我国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时候,研究古代杰出的经营思想家和商业家——范蠡,并继承他的思想遗产,古为今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学者提出,与 范蠡为伴的西施,很可能是好事之徒造出来的,因为在《国语》、《史记》等严肃的历史著作中根本看不到西施的影子。退一步说,即是 范蠡确有西施相伴,也不能影响对范蠡的肯定评价。因为当时的达官贵人大都是美女环绕、妻妾成群,为此没有必要去苛求于范蠡,再说,如果范蠡与西施二人真象戏剧小说描述的那么彼此钟情,就是难得的爱情佳话,就更不应该受到谴责了。
范蠡在姑苏一带的踪迹
春秋时期的姑苏一带,属吴国地域,其南部即现吴江与越国交界,故吴越两国相争,常发生在吴江域内。
据野史记载,今苏州市西南15公里处之灵岩山,越王听计于范蠡献西施就于此山。
现今架在平望运河段上安德桥的西南岸侧,立有一块块展示古人名家事迹和对平望赞唱诗词的石碑,其中有一块上面刻着:“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作为人质被囚于吴国,后获释,勾践卧薪尝胆十年,范蠡屯兵于平望太湖边一条小溪两侧,厉兵秣马.1日午时正以韭菜进饭,得知吴王杀了伍子胥,范蠡立命出击,军士速将饭菜倾入小溪,一时水面全是韭叶,绿如碧玉.越兵渡过太湖,从石湖上岸进攻灵岩山,吴王夫差兵败自刎身亡.……小溪遂名韭港(今称溪港)”。
范蠡曾携西施泛舟于吴江平望的莺湖。华东等处有“蠡城”、“蠡口”、“蠡园”等地名园名,古镇震泽有一条东西向市河,东部有一堍“禹迹桥”,西部有堍“思范桥”,传说后者是当时当地群众为纪念来过这里的范蠡所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震泽区下辖13个小乡中,有“蠡泽”“蠡西”两乡,据传也是为纪念范蠡所命。在“蠡泽”乡的荡东村,有一钓鱼台,范蠡曾在这里钓过鱼。可惜现在已不复存在。所有这些,不是空穴来风,很可能“蠡泽”一带就是范蠡的隐居处。
前不久,淅川县委、县政府投资2500万元修复了范蠡公园,修建了范蠡祠堂、西施望月台、八百八十八阶诚信天梯以及极目阁等一大批亭台楼阁和栈道,供后人缅怀“治国衣臣、兵家奇才、华商始祖”范蠡,弘扬范蠡精神,打造诚信淅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