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732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凡人俗事之我见

发表日期:2018年8月27日   作者:翁建中

发生在“712”公交车上的微型故事

我在“中山南路庞杨路口”站上车,车上前面还有一个座位,便小心翼翼地坐下去。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因为邻座的一位穿短裙的女士正歪着身子在专心地玩手机,一条大腿明显地侵占到边上的座位上。如果我不小心与她发生肢体摩擦,万一被反侮“另类碰瓷”,那可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记得中国有句俗话,叫“坐有坐相”。

有几次在公交车上见到一位略显微胖的女士在向边上乘客诉说:“我从小得了一种怪病,全身无力,胸口象火烧,就是在冬天也要喝冰箱里的冰镇水。医生说我活不到20岁,但我今年已经38岁了。她还说每天还要在家中烧菜做饭,帮妈妈做些家务。我问她那你今天出来干什么?她说是到教堂里做礼拜,并说每次做礼拜她都尽量参加的。

我对宗教不太了解。但我想,在中国合法的五大宗教,之所以已经存在了二千多年,并将继续存在下去,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

我在“银杏广场”站候车,一位女士手持一张五元人民币问我有否零钱兑换。我指指一旁的二个马甲袋说:“刚才在‘新蔬汇’超市买莱用光了,真的没有。”上车后,那女士就站在车门口守。但现在乘客大部分都是刷卡的。一位老大爷从口袋里捣出2个一元硬币`递给女士说:“我送你二元,你快坐下吧。”

女士说“我怎能随便受你的钱呢?你如果有5元零钱就兑换给我吧。

“我只有4元零钱。”

“那就4元吧。”

“那不是我多收你一元了吗?”老大爷执意不肯。

老大爷乘了二站就下车了,女士还在车门口守着。

我劝女士将五元纸币扔进投币箱算了。她说:“我不是舍不得三元钱,我是乘到“中山南路联杨路口”站下车后拿个鈅匙要马上再乘回来,而一时手中只有这张5元钞票。

后来女士跟驾驶员商量能不能融通一下。驾驶员说:“象你这种情况放在以前是完全可以愿谅的,我也曾一直这样做。但今年公司新来的领导很严,一直在监控里看我们有沒有“不遵守制度”。发现一起邀扣100元工资。今年全公司的驾驶员己被扣了20多万元了。我上个月因几位老人刷卡发生故障而没有收钱,被扣了很多钱。”(此说后来我询问过其他驾驶员,情况都基本属实。)  

 再后来坐在后排的一位老大娘知道了前面发生的事,说她有零钱。二人兑换后,女士在投币箱里投了二元并留下二元回程时用,将余下的一元送给了这位老大娘。

我目睹了这件小事的全过程,产生了几许遐想,这里也就不一一展开了。读者朋友如果有兴趣,自已去思考吧。

 

关于一元钱的微型故事

这是十数年前的事。一次,我在“第一加油站”公交站(当时叫“大发电器市场”站)上车后,对驾驶员说:“我身上只有50元、100元人民币。”并解释因周围沒有小店,否则买包香烟什么的也就兑开了。驾驶员还沒答复,边上一位女青年对我说:“大伯,我给你一元吧。”说着将一元硬币递给我,我忙说“谢谢”。

 暑假里的一天,我到楼下快件箱取快件。屏幕显示:超时,请付一元。当时因沒带智能手机,正在为难之际,旁边一位也是取快件的女士说:“我帮你付吧。”就用她的智能手机为我微信支付了一元。我说:“你住几幢几室?她笑着说:“不要还了。都是一个小区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么。”

     一次,我从街上回来,小区里有一位妇女踏着三轮车在收旧货。我叫她到我家收旧报纸。到家后,我就把旧报纸一摞一摞地拿到门口。她一人又是扎,又是称。我说:“收旧货人家都是二个人的,你怎么只有一个人啊?”她说:“我家女儿还在上初中,很需要钱。如果夫妻俩人一起做,钱就挣得少。所以就分开做,虽然累点,但能多挣点钱。”旧报纸捆好称好,结算后一共是39元。她递给我四张10元人民币,说:”算40元,不要找了。”我说:“我有零钱。”坚持找她一元钱,并留下了她的名片。

 

几位“小人物”的微型故事

几年前的一天早上,我到永鼎医院复查“幽门螺旋杆菌”,结果已转为阴性,心情较好。因为是空腹复查,未吃早饭。医院门口有一个卖早餐的摊点,一小伙子见我出来,笑嘻嘻的问我:

“师傅,要不要买个鸡蛋煎饼?现做的”。

“多少钱一个?”我反问。

“五元”

“好,来一个。”

只见该小伙子熟练地忙活起来,我已记不起他做煎饼的具体步骤,只记得他有条不紊地好象在制作一个工艺品,既专注认真又有点自得其乐。

“要焦盐口味还是酸甜口味?”

“那就酸甜口味吧。”

“好来,酸酸甜甜,吃了开胃。”

不一会,他满面春风地将热气腾腾的鸡蛋煎饼递到我手中,并说:“一路走好,祝您健康。”

于是,我被他那种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和爱岗敬业的举动深深地感染了。

我搬家前在太湖小区当垃圾分类志愿者,时间是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每当来运垃圾的大卡车开进小区,车上一位壮年男子于劳动间歇时就坐在车上看书。我走近一看,居然是唐诗宋词之类的。

我问他:“你都看哪些书?”

“看过不少中外文学作品,包括四大名著。我在中学读书时,语文成绩是很好的。”他说。

“那你后来 ̄为什么沒有考大学?”

“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只好缀学回农村种田。但我就是喜欢看书,因为看书,能让人的思想调节一下”。

我明白他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看书能让心灵世界与现实生活暂时分开,让思想境界得到提升,让精神生活得到满足。便不由得对他产生了几分敬意。

一次,我从家中(瑞景国际小区)步行到恒达广场去乘地铁。走过一站路后,前面一位年轻的环卫工一手持扫帚,一手持畚箕,边走边扫地。嘴里在不停地吟诵毛主席诗词。如《咏梅》《六盘山》《答友人》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可惜当时我因忙着赶路,沒有与他交谈。但我想,他肯定是一位励志哥。因为据报导,北京大学的几名青年保安逼过自学,几年后不是都考上了名牌大学吗?

0
  • 上一篇:项羽是英雄 却是失败的英雄
  • 下一篇:七十感怀(翁建中)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