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所在的松陵街道长板社区举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和“时光印记 美丽蝶变”以图叙事活动。
这次活动除邀请了吴江区委党校高级讲师杨百良授课外,还特意安排了爱好摄影、细腻观察生活的老同志展出自己保留的老照片,介绍拍照当时的情况,再对照不同时代的照片从某一个侧面介绍社会发展变化。社区领导安排我发言。我年轻时就喜欢摄影,但大部分纸质图片和保存图片的硬盘留在了河北唐山老家没带过来。打开电脑,在有限的资料中选了十几张电子文档图片。
第一个以图叙事的是,已八十多岁高龄的吴江文旅集团退休干部俞君泉先生,在吴江松陵生活了60多年。他从一张1962年拍摄的松陵公园宝塔说起,又用近年拍摄的松陵公园宝塔为证,叙说了吴江的风雨沧桑,伟大巨变。
老先生非常关注教育,60多年来教育系统变化的点点滴滴都铭记在心。他把吴江区的小学、中学、大学的门口、主楼、景观等等都用相机记载了下来。尤其近年来新建的学校,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非常艺术性地展示给人们。有的学校从建筑工地拍起,到竣工落成,记录的不仅是画面,还有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政策、文化、民风及效率。
在他的照片中还有吴江区老年大学和文庙。他还给多所医院建筑进行了拍照,真实反应了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事实。
我用跨越几十年的新旧照片对比,简要介绍唐山的发展史,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状况以及唐山市目前的建设状况。
我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家里有三位亲人震中遇难,是党和国家即时救灾,是解放军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当地人民。我对党和国家及军队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涉及到国家、社会、个人的方方面面。作为普通民众,感受最深的还是与己有关的衣食住行。我展出了一些地震以前的住房照片,地震以后国家给新建房的照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后室内外两次进行装修后住房的照片,住房商品化后所购买住房及周边环境的照片。让大家十分感兴趣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结婚时迎亲,新房摆设,酒席的照片,还有妻子和女儿在街上玩耍的照片,有些照片是黑白的,且有些破损,但它从几个角度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状况。
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把住房的变化以年代为线索概括为四个型。一是窝居型,以能遮风挡雨为主,常常是一家几代人挤在一间狭小的住房里。二是安居型,即地震后国家提供的住宅,不仅居住安全,还实现了父母与子女,子女性别分开居住。三是功能型。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功能明确,生活档次明显上升。四是享乐型。是功能完备型的升级版,不仅室内设施进一步完善,小区的配套及周边环境设置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专业化水平提高,居民的居住状况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是这种转型的亲历者,不仅有图为证,还有现身说法。我最后说,从我们家庭住房的变化,反映了新唐山的变化。新唐山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变化,这背后折射的是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成功。参加会议的老同志们浮想联翩,感同身受,收到了热烈的掌声。
事后,社区书记给我发微信,说我讲得很精彩,党员们听后评价很高。
(摄影:刘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