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现腹泻的情况大多是因为年老体虚,而治疗老人腹泻的食养方法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增强老人的抵抗力,达到补充中气的目的。
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是指排便次数增多,而且粪便稀薄,甚至泻出物如水样,一般不带脓血,腹痛或有或无。无论急性腹泻或是慢性腹泻,都应尽可能地查明病因,以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宜忌,按腹泻类型而调理。中医通常将腹泻分为寒湿(风寒)型、湿热(暑湿)型、伤食型、脾虚型、阳虚型、肝脾不调型等
寒湿(风寒)型泄泻者,多因遭受了风寒或寒湿邪气,导致泄泻清稀便,伴有腹痛肠鸣,或肢体酸痛之症,宜吃温中散寒,祛风化湿的食品,忌吃生冷油腻,性寒黏糯之物。
湿热(暑湿)型泄泻者,多发生于夏秋之际,表现为腹痛即泻,泻下臭秽,肛门有灼热感,粪色黄褐,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而厚腻,宜吃清热化湿或淡渗利湿之物、忌吃辛辣温燥、黏糯滋腻食品。
伤食型泄泻者,多因宿食停滞,食物不化而腐败导致,表现为腹痛肠鸣,泻下粪便如臭鸡蛋味,泻后腹痛减轻,伴见痞闷暖气,舌苔垢浊,宜吃消食化积导滞食品,或清淡之物,忌吃荤腥油腻、辛热温燥食品。
脾虚型泄泻者,是因牌胃气虚,消化吸收功能薄弱导致,表现为大便时塘时泻,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宜吃补气健脾食物,忌吃生冷伤胃、耗气破气之品。
阳虚型泄泻者,多属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表现为黎明前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畏寒,下肢常感寒冷,宜吃热性温暖食品,忌吃寒性生冷之物。
肝脾失调型泄泻者,每遇愤怒,即发生腹痛泄泻,平时常有胸胁痞闷,暧气食少,宜吃疏肝健脾之物,忌食荤腥油腻之品。
根据腹泻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食养方。
一、寒湿(风寒)泄泻者:
1.炮姜粥—炮姜6克,白术15克,八角茴香、花椒少许,粳米50克。将炮姜、白术、花椒、八角茴香装在纱布包里,放入锅中加水先煮20分钟,然后下梗米煮粥,每日1剂,分3次温服。
2.姜橘椒鱼羹—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纱布包扎后填入鲫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食盐少许调味。空腹喝汤吃鱼。
二、湿热(暑湿)腹泻者:
1.马齿苋葛根粥—马齿苋干品60克,葛根3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量大米,煮成粥,少量频服。
2. 豆花煎鸡蛋—扁豆花30克,鸡蛋2个,盐少许。将鸡蛋打入碗中与扁豆花拌匀,用油煎炒,撤盐末少许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可连服5~7日。
三、脾虚型泄泻者:
1.化湿和中粥—白扁豆20克,山药20克,薏苡仁10克,与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2.大枣糯米粥—补益中气,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乏力等症。山药400克,薏苡仁500克,荸荠粉100克,大枣50克,糯米2500克,白糖250克。将薏苡仁淘洗干净,山药打成粉。用薏苡仁、糯米、大枣入锅煮粥,煮至薏苡仁开花,糯米熟烂时,将山药粉撤入锅内,边搅边撒,约隔20分钟后,将荸荠粉撤入锅内,搅匀,停止加热,将粥盛入碗内,每碗加白糖25克。每次食1小碗,每日2~3次,温热食。
四、脾肾阳衰,久泻不止,滑脱不禁者:
羊肉黄芪羹—羊肉250克,黄芪15克,乌梅15克,食盐少许。先将黄芪、乌梅入锅,加清水1000毫升,浸透,煎2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羊肉(切小块 )、食盐,文火煮至肉烂能食,每日早、晚温热食肉喝汤。
五、 伤食型泄泻者
石榴膏—鲜石榴皮1000克或干品500克,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煎药液混匀,用文火浓缩成膏,加入蜂蜜300克,搅匀至沸停火,晾凉后装瓶备用。此膏适用于久泻久痢、肠炎、菌痢、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等症。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白开水冲服。慢性胃炎患者不宜服用。
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