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处于城乡接合部,门前原有一条田埂,名曰“饿煞塍”,顾名思义,因旧社会人穷饿肚子而得名。改革开放后,建起居民区,民宅破墙开店,成了小街。现在可闹猛起来了,100多米的小街竟有六十余家店铺,不少是饮食小吃摊店,除了本地的各式浇头面、糕点、烧卖、糖藕外,各地特色风味的小吃也纷纷”抢滩”,且达到店招所云的“众口难调调众口”的地步。在林林总总的小吃中,那个煎饼摊虽然仅居小街一隅,简直是个简陋的棚屋,很不起眼,然而吸引好多人前来围着买。
一见煎饼,我就想起以前一位淮阴同事做的煎饼,中间卷着几根又长又粗的大葱。我吃得干巴巴的,淡而无味,还夹杂一股辣蓬蓬的气味,实在不敢恭维。
然而我路过这个煎饼摊,常常闻到诱人的香味。我尝了几次,觉得热腾腾、香喷喷、脆生生的,可谓齿颊留香,怪不得买的人多,常盛不衰。
我请教过这位老太,她热情地介绍了制作过程:主要有制糊,摊饼,加馅,卷饼;工具只不过是一个煤炉,一只鏊子(烙饼的铁器,平面圆形,中间稍凸),一块竹片。只见她手势利索,用冷水调匀面粉,制成煎饼糊,不稠不稀,以能摊成春卷皮那样即可。她说,稀稠程度要恰到好处,太稀,煎饼不成形;太稠,煎出的饼有点硬。只见她在鏊子上用油刷涂上一层薄薄的油,接着舀一勺煎饼糊放上,然后迅速用竹片将糊由四周向中间抹去,抹得均匀成圆饼皮。待其全部凝固后,放在煤炉上加热,中间开始鼓起时,就翻一个面,烙到金黄色时,遂出锅了。接着,在饼上撒下切细的韭菜、包心菜之类的馅料和调料,有时应顾客要求可加上一个鸡蛋。看来,他们也随乡入俗,不像以前淮阴同事做的那么粗糙了,制作出迎合江南人口味的煎饼来了。稍等片刻,她用另一张圆饼皮覆盖馅料,并把煎饼折迭成长方形的,前后不到五六分钟,就递给顾客。
据老太说,她的家乡徐州睢宁的煎饼要算得上最正宗的了,不像这里场地太小、制作工序简单,可讲究得多了,例如,煎饼糊是靠石磨磨出来的,烙煎饼以麦秸或细木柴作燃料的,并随时掌握火候,要是面粉加入玉米粉煎出来的饼,外皮不焦,内里筋道,味道更佳,闻着香,吃着更香,很难停口,常叫人“吃到喉咙还要吃”。她的介绍直把人吊足了胃口!
隔二十来米远也有一家煎饼店,卖的是北方“鸡蛋煎饼”。他们的制作工序比之徐州煎饼显得简单。先在平底锅上浇上一层油,把鸡蛋、面粉调成糊状,加一些葱花、火腿肠,添加面酱,倒入锅内,摊平。过一些时间,换一面煎,不久两面油亮澄黄的鸡蛋煎饼便出炉了,吃起来的味道,与徐州老太的煎饼相比,各有所长,价格自然贵一些。
总体来说,小街上有本地的小吃,外来的煎饼,对我们也是一种口福,尝到南北相融的美食,恍惚从南走到了北,体验其中骨子里的豪迈和柔情。
说来也巧,大卖场推出名曰“意大利蛋饼”来招徕顾客。我观察其制作全过程,与老太的制作方法相仿,只不过馅料多样、高档,有榨菜、紫菜、巧果和肉松等。看来,它算不上“舶来品”,或许是不谋而合,也可能是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
后来,据说老太家中有事返乡了,但是至今,我还是惦念她烙的煎饼,味道的确好。据规划,这条小街将打造成“美食街”,那我们更可饕餮一番了,“幸福路”更是实至名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