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读过中学的人或是稍知一些国学知识的的人都知道荀子,因为他的《劝学篇》太有名气了,也写得太好了。其中许多充满哲理的劝学名句如金科玉律,从古至今,感人肺腑的同时,而被奉为圭臬,成为莘莘学子求取知识的源泉和导航。
荀子,名况,字卿(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之名讳,而被后人称为孙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时代最后一位大儒,百家争鸣集大成者。一生著有《荀子》、《劝学篇》、《修身篇》、《成相篇》、《赋篇》等三百余篇,后经西汉大文豪刘向编订定著成《孙卿书》三十二篇。
荀子,跟同时代的学者风气一样,曾经四处游列讲学,特别是在齐国,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也就是当时这个世界最牛的学术机构的学术带头人。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有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型高等学府,中国学术史上,一场不可多见、尉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的稷下学宫为中心的,作为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源地,这个最高学府成就和激发了百家争鸣的高潮,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个由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云集了当时除墨家、农家、纵横家之外的其他诸子百家的精英,如孟子、荀子、宋子(道家、宋尹学派创始人)、鲁仲连子(思想家、谋略家)、田骈(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十豪之一)、邹子(阴阳五行家)、慎子(法家)、申子(法家)、淳于髡(学宫元老之一)、韩非子、李斯、庄子(没有史料考证庄子是否到过稷下学宫,但一些学者认为可能去过)等等。当时,秦国以武力而闻名天下,齐国则是以文化而众所周知,这一东一西、一文一武,充分反映了中国先秦时代的多姿多彩的形态。
“子”,是中国人对某人的尊称,中国古代通常把在某个领域非常牛的的泰山北斗式人物称为“某子”,一个姓氏后面加一个子,譬如孔子、孟子、庄子等等。特殊一点的如“老子”,“老”也是尊称,大家都公认的,如现在称德高望重的老者为某某老,老子或许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尊敬的人了,他又不姓老,却用了而个尊称字来叠加。但是,对“子”称呼是有时间节点的,一般是在先秦之时,一旦错过这个点,就算你本事再大,也很难被称为“某子”。就说南宋的朱熹,他可是儒家系统里公认的圣人,是继孔孟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位顶尖大神级人物。他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是对儒家文化和思想最有效的发扬和光大,并把四书五经整理合并成为儒家经典,是以后历代科举考试唯一内容。以朱熹的地位,称他“朱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人们在通常情况下,还是直接称呼他为朱熹。
荀况,是这个节点上最后一位称子的人物。他的学术地位非常高,出门都是一呼百应,而且是公认的儒家集大成者,能够三任世界最高学府的学术带头人,的确名气很大。但是,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与学术历来受到后贤后儒的抨击,所有的儒生对他的形象都是浅尝辄止。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至今被排斥在儒家至高无上的圣殿——孔庙之外,“四配”、“十二哲”、“一百五十六位先贤先儒”中,没有一席之地(朱熹是十二哲中的第十一哲)。唐代大儒韩愈在编写儒家道统《原道》时,从孔孟直接下来就是自己了,根本没有荀子的事,没有给荀子在儒门留个位子。前几年,中国“国学热”的时候,孔子大火了一把,顺带着孟子、老子、庄子等也沾了光,但荀子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古代被儒家边缘化,而且近代少有人提及和关注。那么,这样一位大儒,究竟是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一个人,被历史尘封起来而束之高阁呢?他的学说又为什么总是遭到人们的非议呢?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比如鬼谷子,他就是不出来做官,隐居在山林教徒弟,造就出各行各业的高徒,把东周末年搞得天翻地覆,徒弟都很牛,老师自然是水涨船高了。孔子死后,学生子贡领头,带领徒子徒孙们为孔子举行造圣运动,编纂了《伦语》,流传千古。
荀子是一位非常悲催又尴尬的名师,虽然教出了非常有名的徒弟,但是,两位高徒最终成了自己的反对派,徒弟越出名,自己的学术反到是被批判得越惨,这绝对是堪称史上最悲催老师和大儒。
荀子教出的三个知名弟子:李斯、韩非子、张苍,前两个都是法家鼎鼎大名的人物。李斯是秦统一中国做过宰相的人;韩非也有法家巨著《韩非子》传世;而张苍则是西汉初期汉文帝时的一任丞相,历算学家,贾谊的老师,也不能算正宗的儒家传人。换而言之,荀子门下,最著名的三个弟子全部不是他的“衣钵传人”。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二个还是儒家的生死大敌——法家的代表人物。荀子简直是老鼠钻在风箱里——两头受气,儒家认为他培养出两个劲敌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认为他是大儒,是自己的学术敌人。荀子只能是很尴尬,高徒是敌对方的顶梁柱,不可能为他摇旗呐喊,不批判他,已经很不错了。
历史上的儒家学说也有一个从温和到刻薄的过程。在孔子时代还是温文尔雅的,春秋时期人性与战争都比较温和,不需要那么多的辨论。《伦语》也大多都是一些简单的语录体对话,孔子随便说说,弟子随手记记,而且都忠于事实,就连孔子周游列国和弟子走散时,独自一人在城门东边落魄的样子,被人称之为丧家之犬,照样记录在《伦语》里,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到了孟子战国时期,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看孟子的风格,都是大段的说理文章,写得气势恢宏,论点鲜明。因为战国时期竞争非常激烈,战争也非常残酷。作为诸子,各家都要阐述自己的学说,必须非常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现点,同时还要找出对方的漏洞,另外还要谨防对手找自己的漏洞,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说。孟子就把墨子和墨家直接说成是禽兽不如(见《孟子·滕文公下》),甚至都超过了“詈骂”的程度,哪里还有大儒的斯文!
孟子时代,诸子学说已经剑拔弩张了,到了荀子,已是战国末期了,各国面临的生存压力都很大。诸子的主张和学说必须更加深刻,才能满足那个时代的需要,庄子就经常说偏激的话。但荀子非常大胆,有时会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甚至是人生攻击,这样很容易遭人反感。比如荀子不仅毫不手软地批判了十二位古代思想家,而犯了众怒的大忌,而且将孔伋(子思)和孟子这样的举世公认的贤人君子说成是祸乱天下的人(见《荀子·非十二子》)。我们知道,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儒家经典《中庸》的作者,后被捧为“述圣”,孟子宣扬舍身取义哲学,同样留下儒家经典《孟子》,后又被尊为“亚圣”。荀况这样批判他们,就无疑是在砸儒家的场子,儒家弟子不可能既供奉子思和孟子,同时还供奉荀况啊,只能说是荀子把自己置身于尴尬的境地。荀子也不可能想到,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孟都被抬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虽然,荀子可能就某一观点,一时一地地批评他们的话,在后世都成了荀子最大的罪状,导致这位大儒不招人待见。
其实,真正让荀子被边缘化的还有好多其它原因。
原因之一,是他著名的“人性本恶”的主张得不到大家的喜欢(见《荀子·性恶》)。在儒家阵营里,主流观点都是性善论的,《三字经》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而且人类对自身善良的一面都看得非常重要,因为人类一直很自负,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道德感最高的动物,是人类善良的天性,让我们区别于那些残忍的野兽。尤其是孟子著名的“四心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生自带的属性,与生俱来,决定了人的天性都是好的。我们只要紧紧抓住这些好的本性,发扬光大,就可以达到比较高的道德水准。
孟子的这种论述是否正确还是其次,关键是好听,迎合了人们的心理,满足了人类的虚荣,这样的话当然要比荀子的“人不学习就等同于禽兽”要好接受。荀子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性恶论者,他认为人性本恶,与动物差不多,但不同与禽兽的地方就在于学习,通过后天不断地学习和改造,才能把原本坏的人改造成好人。我们学生时代都学过《劝学篇》,但老师肯定不会告诉你荀子为什么要写《劝学篇》,这可不是仅仅让你好好学习这么简单,荀子是在性恶论的背景和前提下写出的《劝学篇》。这就与儒家相信人性,而提出性善论所提倡学习的初衷大相径庭了,两者在本质上有着天壤之别,并会导致建立社会制度上的更本差异。
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义”,而荀子主张“礼”与“法”。在荀子的思想中,除了以德治国外,还需要以法治国,一手抓道德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这似乎一点都没错,甚至是当今都有现实意义,错就错在荀子的“礼”与“法”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
原因之二,是他的天人观点不仅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点格格不入,而且与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观点都相违背的。荀子在《天论》中阐述了天与人没有关系,互不干涉,不存在天命鬼神之说,天就是自然的、没有理性的、没有善恶和意识的。天道自有运行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现在看来,这是最经典的唯物主义哲学,也非常接近道家的思想。但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时代,“天命”论,已在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心中根深蒂固,荀子的这一观点又怎么会被世人所接收呢?
原因之三,是法今还是法古,这是儒家与法家后世争论的重中之重。儒家认为要效法古圣,要模仿尧舜禹三代圣王之道,孔子一直梦想到周公,让社会回归到西周,那怕回到东周也行,但法家认为要效法今王,要与时俱进。荀子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学说(见《荀子·儒效》),认为先圣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后王可靠。
可见荀子思想中有着法家的土壤,回到根源,李斯与韩非他们在荀子那儿学到了什么?其实就是荀子给两位高徒带来了法家的土壤和勇气,这就是他与儒家的主要分岐之一,以至于后人都认为荀况是一位不纯粹的大儒。尤其是在乱世之中,想要治国强国,荀子崇尚的礼法治国思想难以得到帝王的欢迎,反而是顺着他的思想衍生出来的以法治国更有实效。
如今看来,荀子的思想的确具有其先进性,但当时却难以让人接受,领先时代一步是天才,领先时代二步、三步就变成了疯子。荀子领先了整个封建时代,与现代诸多思想相吻合,于是荀子就悲催、被边缘化和尴尬了。
由于他的思想过于惊骇,与思孟(子思与孟子)学派严重对立,甚至是动摇了传统儒家的根基,还有弟子李斯与韩非历史地位的尊崇,后世儒门如要突出荀子,就必然要提及李斯和韩非,这让儒生们情何以堪?作为儒门之中的另类,荀子学说在儒门只能是置若罔闻,遭到冷落。其实,除了上述这些,荀子的其他观点都是支持儒家学说的,要不,怎么能称得上大儒呢?
直到近代,学术界才开始真正研究荀子和荀学,发现这位倍受冷落的儒门代表在治国方略上有很多与现代一致,由此,荀子的地位才开始有所提升。与先秦诸子相比,荀子可谓是最被低估的学者了,可惜历史埋没了这位天才,如果儒家重视荀子,中国历史可能会走上另一条道路。
二0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