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养生健身>>

共有 190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防控慢性病是一场形势严峻的持久战

发表日期:2023年10月27日   作者:梅元灿

10年来,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6.6%,远远高于传染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死亡率。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公布,2000年全球61%的死亡与慢病有关,到2019年该比例增加至74%;2019年,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这4种主要慢病导致了约3330万人死亡,相比2000年增加了28%。慢性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21世纪的当务之急。

慢性病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痛风、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等。这些慢性病的全称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几十年前可能都是以传染性疾病导致人的死亡为主,可是近些年,已经慢慢过渡到了这些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超重和肥胖为主。

慢性病的八大特征

1. 慢性病患病率高,年轻化趋势明显。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5%、高血脂40%、糖尿病约10%、脂肪肝20%~30%,患病率都很高,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2. 慢性病表现为“一人多病”。

在实践中,经常看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几种慢性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是因为这些慢性病可能有共同的病因,遗传、胰岛素抵抗和生活方式不良等。

3. 慢性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肥胖、能量过剩、营养失衡、久坐、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才是大多数慢性病共同的罪魁祸首。

4.慢性病慢性形成,急性发作致死。

慢性病是缓慢形成的,但最后往往是急性发作,甚至致死。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但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5.防治慢性病才能长寿。

调查表明,86%的中国成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是过早夺走国人生命的主要敌人,所以主动预防不患慢性病,科学治疗控制慢性病发展是实现寿终正寝的关键。

6. 从健康到慢性病有一段“过渡”时期。

慢性病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早发现(体检),早重视,早行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或服用药物),有机会避免进一步发展成慢性病。

7. 慢性病一旦出现,往往伴随终生。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慢性病都有“特效药”,如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等,但慢性病都很难以根除,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服药。

8. 慢性病防治主要靠自己。

预防慢性病主要靠科学饮食、合理营养、积极运动、良好睡眠和减少精神压力等,显然都要靠自己去落实。治疗慢性病也得患者积极配合,合理用药,定期检查,长期坚持。

“组合式慢病”更伤人

几种慢性病常常“狼狈为奸”,患上一种慢性病后若控制不好,其他慢性病很可能相携而至。由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英国生津大学等联合开展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显示,我国11%成人患有两种或以上慢病(中风、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慢阻肺、癌症)。研究还统计分析了主要慢性病的聚集情况,发现了疾病间的共患关系:中风+缺血性心脏病的共患率最高;其次是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中风,慢阻肺+缺血性心脏病;最后是慢阻肺+中风,糖尿病+慢阻肺。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志兴说,慢性病由于病程长、迁延不愈,很容易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伤害。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就是普通人的3~5倍。

防控慢性病是一场持久战

不同于来得快、去得快的急性病,慢性病不能自愈,也几平不能治愈,这决定了其防治是一场“持久战”。考虑到不良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也是影响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应该做到:

1.戒烟戒酒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死于烟草,死广原因中,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大约各占1/3。过量饮酒是肝癌、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是饮酒大国,饮酒过量引起的相关疾病逐年走高,不容小视。

2.控制体重肥胖不仅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肥胖会通过影响血脂、血压和血糖以及其他分泌物来增加心肌梗死、心衰、中风和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可以说肥胖是“万病之源”

3.定期体检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慢性病的预后与疾病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干预越早,治疗和管理的效果越好,早发现、早于预是关键。

4.放平心态心理健康是降低慢性病风险因素的重要环节,日常要保持良好睡眠和愉悦心情。慢性病虽是“终身病”,但只要将指标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5.健康教育加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规范管理,让百姓得到科学准确的健康知识。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防控慢病的两大根本途径,社区、农村是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全科医生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6.“互联网+”相比传统的慢病管理的方式,采取“互联网+”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就诊门槛,提高依从性和管理效率,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实。

2023.10.

1
  • 上一篇:夜游外滩看人头
  • 下一篇:营养的黄金搭配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