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78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坎坷经历英年逝 我读佳作悲萧红

发表日期:2024年6月5日   作者:翁建中

近阶段我因生病不大出门。日前在书架上取出《萧红散文选集》,静静重读,在品尝萧红发自内心、清新流畅优美文句的同时,深深为她抒发对生活在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追求而感动,更为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的青年女作家一生的悲惨遭遇,31岁英年早逝而感到悲伤。

萧红本名张乃莹,191161(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出身在黑龙江呼兰县。幼年丧母,饱受继母虐待,只有老祖父带给她一点慈爱与温暖。仅有中学文凭的她靠自学成会一代作家,在短暂的八年创作生涯里,写了大量的中、长、短篇小说和大量散文,鲁迅先生和夫人许广平都对她的文章有极高的评价。

可惜这位有着无限前途的女作家生不逢时,一生在疾病、饥饿和颠沛流离中度过。在《饿》这篇散文里,她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发出“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在其它的篇章里,她也写到了对于寒冷的感受。她写自已如何穿着有孔的皮鞋,踩在吱吱作响的雪地上。如何在寒冷的冬夜流落街头,望着人家临街窗户里射出的灯光,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张温暖的眠床,或者哪怕是只能暖暖脚的厚厚茅草。在诸如此类的散文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位青年女性,把自己这种悲惨的处境毫无保留地倾诉给读者,字里行间流淌着血泪,而又矜持地保留着自己的尊严。

品读《萧红散文选集》,使我加深了“万恶的旧社会”这个句子的理解。万恶的旧社会摧残了多少人才,夺走了多少无辜人命。于是我庆幸自己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蹒跚学步到如今年逾古稀,没有遭受饥饿、寒冷、战争和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在十年插队期间,虽然也吃了一些苦,但磨炼了意志,强壮了体魄,并与农民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退休以后,更是尽享快乐的晚年生活,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领略异国风情。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发挥余热。参加集藏活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上老年大学,写写诗文,抒发情怀,讴歌新时代,弘扬正能量,老有所为,不亦乐乎!

这真是,我读萧红多悲惨,追今抚昔尤感慨。饮水思源不忘本,余生莫道桑榆晚。

202464

0
  • 上一篇:怀念二舅哥蒋超
  • 下一篇:写在芒种节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