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胡开明相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几年前,我在《老年周报》登了一块豆腐干,想找份报纸,因时间长了,估计希望不大。有朋友指点我,报纸收发是老胡,你直接找他吧。第一次与老胡相识,只见他瘦瘦高高的身材,一脸憨厚的笑容。他左翻右找,竟真帮我找到了那一期报纸,这使我很为感动。事情不大,素昧平生,他竟如此古道热肠。这人不一般。
以后时常见面,少不了随便唠上几句。他告诉我,他的祖籍是河南。清末的时候,河南闹灾荒,他的曾祖父逃荒到南方,先是在浙江的长兴落脚,后来辗转来到了吴江。他的祖辈、父辈都是在吴江出生的。难怪在他的身上,综合体现了北方人豪放和南方人婉约的气质,爽快、朴实、热情。
大概多数人会和我一样,原以为老胡就是一个门卫。其实他管的事远比门卫多了去了。
学校所有的门,不管是教室、办公室、活动室,还是会议室、图书馆,等等,几乎都是他一人负责开门,晚上还要负责将教室关锁好。他笑着说,除了财务室,其他门的钥匙我这儿几乎都有。因为每天上的课不一样,所以哪一间教室该什么时候开门,都应该胸中有数。他不是老师,但一样要熟悉课程表,否则就不知道每天的上下午该开那些教室的门了。我说,开这么多的门,天天还不一样,也真够烦的。没什么,习惯了,他淡然一笑说。
每天放学后,他都要到教室一间一间的检查一遍,看有没有学员遗忘了东西,教室的空调、多媒体的电源有没有关掉,等等。学员遗忘手机、衣服等是常事,他说,这也难怪,上了年纪的人记性一般都不大好。忘记手机的多数会及时来拿,衣服等就不一定了,还要帮他们保管。
他随手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充电器,说这已经有两个星期了,还没有人来认领,估计失主也不一定记得忘哪儿了。学校要是有个透明橱窗就好了,把这些无人认领的东西放里面,失主看到原物也许就会记起来了。真是一个好的设想。
学员停放自行车、电瓶车的地方,经常会看到老胡的身影。看到排放不整齐的车,他都会挪一挪,按序排放好。他做事喜欢完美,觉得不能因为这样的小事影响学校的形象。
手头事不多的时候,他喜欢在学校里转转。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顺手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及时向学校回报。一次发现自来水管坏了,水漏到地面,原来是水管有地方生锈了,他就将生锈的地方擦亮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刮台风那一阵,有树倒了,影响走路,他就和其他人一起将树搬开。电梯里有水,他解决不了,就及时反映给了学校的有关部门。
厕所有时也会出现堵塞现象,老胡一般都是自己动手,不在乎脏和臭,用工具将堵塞的地方疏通好。他说,在这里就和在家里一样,自己能解决的,就不去求人了。
教学楼上共有12根下水管。有一次里面堵上了,四楼的电梯门前都是雨水。学校请人来解决,来人说,通一根管子需工钱450元。老胡当时就觉得工钱太贵了,但当着人的面不好讲。人家走后,他主动找到傅校长,说下水管可能是树叶掉在里面塞住了,我来试试看。老胡不怕脏不怕累,跪在地上,硬是用手掏出了树叶等杂物,解决了下水管不通的问题,为学校节省了几千元开支。
老胡的工作间里有监控,教室、楼梯都看得一清二楚。我好奇地问:“你看这个有什么作用?”他说:“我主要是看学员们上学放学上下楼梯的时候,有没有人会跌倒。如出现这种情况,我必须第一时间去把人扶起来,有了问题还得及时向学校回报。”是的,都是老人了,最怕跌倒,上下楼梯容易出现问题。
老胡的老伴也是一个很朴实的人,负责在学校门卫部分工作。一年365天,老两口天天住在学校,没有节假日,包括寒暑假。我问她过年也不回去吗?她说,除夕晚上,女儿带她们去吃年夜饭,吃完饭后,她们还是回到学校,不放心呀。“放假了,学校信任我们,既然留在这儿,就要负起责任,安全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
我跟老胡开玩笑说,你是学校的“大管家”,“官”不小啊。他说:“学校就像我的家,这儿的一切都与我很有感情。每天不把该做的事做好,夜里也睡不踏实。我干不了什么大事,但做小事也不能马虎,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高楼大厦需要栋梁大柱,但也离不开一砖一瓦。老胡是个实在人,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夸夸其谈,他把一颗心都放在了学校,默默奉献着他所能给出的一切。
平凡里蕴含着伟大。像老胡这样的人,难道不该得到我们所有人的尊敬和掌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