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冬。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厚被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高档被子在商场和超市随处可见,但我忽然想起了久违的弹棉被来了。
我第一次看弹棉花,特别新鲜好奇,芦墟老街上和我差不少的小伙伴跟我一样,挤在弹棉匠周围,瞪大眼睛,生怕漏看一个细节,春天种秋天收获的棉花并不能直接成为衣物或被子,它需要经过一道手工工序一一弹松,这便是“弹棉花”的由来。
弹棉匠把去籽后的棉花铺在门板上,他腰间系上起固定作用的绳带,后腰绑一根向上升起的竹竿。竹竿头上垂下一根绳子,垂到胸口的地方与一个大大的弓形工具相连接。大木弓像一把巨大的锯子,锯齿是用牛筋做成的弦,棉匠一手扶着弓把,一手攒着木槌在弦上嘣嘣地弹。震荡的弦碰到棉花,棉花随之起舞,分解,散开,飞扬。木槌的震动带动棉絮在空中缓缓绽开,如同一小团一小团的“雪”。看得我目瞪口呆。难怪叫弹棉花,这是真正地弹啊!弹棉匠像跳舞一样跳来跳去,很好看。那声音“砰嚓嚓——咣咣——”格外好昕,像音乐,余音绕梁,有点让人入迷,弹好后用祖传的一块很大很圆的压板在棉板上均匀压平,使棉被平整挺刮,卖相好。
后来我了解到最早的弹棉工具不过是两根竹竿,通过双手的敲打,使棉花纤维松散,后来演变成竹弓。用竹弓一敲一拉,使棉絮更加蓬松柔韧。如今,这门古老的弹棉技艺在匠人手中经过千百年传承,并非改变多少,倒是因为不断历练而越发精细。2020年,这门技艺被列入苏州市第七批非遗代表作名录。
以前生活水平低,商店里没被子买,老百姓也没钱买,旧棉被用久了,硬绑绑,保暖性差,好多人家在大冷天来之前把旧棉被送前弹棉花店重弹过御寒,这是弹棉匠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我记忆犹新的是把旧棉被拿到店里要等几天才弹好,人工弹一床旧棉被费时费力。弹得好要讲究技巧,大家都喜欢找手艺好的弹棉匠,手艺好弹出来蓬松柔软。
时过境迁,现在家家户户条件都好了,用的被子越来越高档,羊毛被,羽绒被,蚕丝被在商场和超市都有买,我家几年前买了2条8斤蚕丝被,但我情有独钟棉花被,寒冷的冬夜,棉花被给我最好的温暖。
时光荏苒,现在绝大多数人家不把旧棉被重新弹过了,市场需求小了,所以会弹棉花的人越来越少了,走在街头小巷,“砰嚓嚓——咣咣——砰嚓嚓”的弹棉曲渐行渐远,让人心生怀念。
时代在发展,前几天在北厍街上看到二家弹棉作坊,弹棉花用机器了,效率高,人不吃力,但人工弹出来的棉被是那么温情脉脉,那么温暖如春,让我难以忘怀。
20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