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校园生活>>

共有 222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琴嘹歌亮 其乐融融——二胡中级班期末联欢纪实

发表日期:2024年12月11日   作者:陈友良

又到期末,二胡中级班照例要来一场联欢。与多数班级不同,这个班的联欢地点不放在班级而放在饭店。多数班级有桌有凳,拼起来就是联欢小天地;二胡班只有琴凳、乐谱架,没这个条件,所以饭店就成了首选。

班长王盘生早就操心联欢的事,上周上课时就“安民告示”了。所以1210日,是本学期学员来得最整齐的一次,大家都不希望错过这难得的联欢机会。平时上课,大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难得有多少交流的时间,甚至一学期下来,名字与人对不上号也不稀奇。联欢正是“补课”的良机。

上午的课一上完,大家就直奔目的地——金墱船家菜。学员们盛情邀请邹兵老师参加活动,尊师谢师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也是这次活动的深层意义所在。去饭店的路上竟没人需乘公交,因为班上有小车的同学纷纷在“拉客”,褚明华就主动招呼我搭他的车。同学情就是不一样,大家客气得像一家人。

20人围坐在一张大桌旁。刚坐下,汝琳琳就给每人发了一大块巧克力,还未入口就感觉心里有丝丝甜意。免不了一片欢声笑语。菜很丰盛,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欢庆一堂才是真。大家首先敬邹老师的酒(多数是饮料),感谢邹老师一学期来的殷切教诲辛勤劳动。邹老师对班级表演队在学校表彰大会上合奏的二胡曲《赛马》给予了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力争下一学年拿出更精彩的节目。

大家边吃边聊,海阔天空,畅所欲言。相互都是名字相称,十分和谐。我不由想起江油诗人丁稚鸿写同学会的两句诗:“同窗相会无高下,都是呼名叫字人。”是啊,退休了,大家都是闲人一个,还分什么彼此?

有人提议来点实惠的,唱戏唱歌才热闹。于是邹老师亲自操琴,首先由汝琳琳唱阿庆嫂、刘荣凯唱胡传魁、褚明华唱刁德一,合来一段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获得满堂彩。其实在座的好多人都会唱,当年的十个样板戏,这辈人谁不是烂熟于心?于是大家跟着一起唱,气氛很热烈。王春林、周频、赵金妹、尹诗飞等则用手机认真录像,发在班级群里。大家又畅谈起京剧的流派,什么梅派、程派、麒派、马派,等等,如数家珍。可见大家日常关注的,可不仅仅是二胡,所以邹兵老师才感叹说二胡中级班藏龙卧虎。

接着赵凤林唱了一段《梨花雨》,汝琳琳、毕淑英、朱绍雄等与大家一起唱锡剧、唱越剧,皆字正腔圆,颇有韵味。操琴的邹老师也边拉边唱,激情飞扬,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全没半点老师的架子,赢得阵阵掌声欢呼声。朱云英还演唱了她自己作词作曲的一首歌,很是动听。最后大家合唱一首《歌唱祖国》,表达共同的心声,气氛达到最高潮。

俗话说,没有不散的宴席,联欢结束大家挥手告别。仍然不需坐公交,开车的同学负责送回家,你说这超一流“服务”,如此同学情,真个灵格!要问今天我都吃了什么菜,不怕你笑,还真不大说得出来,我的脑中只有老师同学们的张张笑脸,耳畔回旋的都是那动听的琴声歌声。这哪是一群老年人,分明是年青时的朝气又回到了他们身上。

音乐使人快乐,音乐使人年轻,音乐使人有境界。难怪有人说,喜欢音乐的人找不到一个愁眉苦脸的,此言不虚。

0
  • 上一篇:苏州市资深沪剧票友探访我校沪剧662班
  • 下一篇:吴江区老年大学:二十载风华照亮桑榆暮景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