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南地区发现北宋时代保存完好的木构建筑时,其震撼程度不亚于当年梁思成先生等人发现佛光寺的意义。
宁波的保国寺,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佛教建筑,被誉为
“中国南方第一古建”,素有“北看佛光寺,南看保国寺”的赞誉。2024年新春佳节,有机会与家人一起游览保国寺。
驱车车来到保国寺山下,保国寺景区门口的古樟树,犹如一位热情的主人,张开手臂,欢迎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游客中心的宣传牌上,清楚地向游客介绍保国寺在我国文物、古建筑、旅游、教育等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保国寺的发现过程有些偶然,始于1954年暑期,当时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3名学生戚德耀、窦学智和方长源组成实习小组,对杭州、绍兴、宁波一带的民居及古建筑进行调查。7月30日,他们来到慈城,在雾气蒙蒙中前往一座荒废的寺院,并在大雨中意外推开保国寺大殿的门,发现了几排模糊的石刻字迹。这些石刻记录了《造石佛座记》的内容,尾部日期刻有“崇宁元年”,这是宋徽宗的年号。三人随后将这一发现带回南京,请教了他们的导师刘敦桢教授。当年,刘教授是在中国建筑学界是响当当的人物,在国内最早组织成立“中国建筑研究室”,在古建筑界素有“北梁南刘”之说。刘教授确认这是北宋建筑,从而使保国寺得以世人熟知。
1961年3月4日,保国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着“苔痕上阶绿”拾阶而上,一路相伴的是茂密的竹林和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偶尔几缕阳光懒洋洋的洒在树干上,枝叶上,光影之间,斑驳迷离。
路程的中段经过一泓碧泉,名曰“灵龙泉”,泉水从高处的龙口中奔泻而下,清悠而绵长,泠泠如琴音,盘旋于山谷。季夏时节,人迹罕至,这倒是应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
仙人桥,据嘉庆《保国寺志》载:“……由河埠上岸,经石柱碑,曲折蜿蜒,过仙人桥……”,可见仙人桥曾是入保国寺必经之处,亦为“古寺八景”之一。
仙人桥与灵龙泉交相辉映。
顺着山路拐一个弯,来到叠锦台,它建于清康熙年间(1661-1722),这里三面峰环,一面开奇,取“天地自然之锦,叠然献于亭前”之意而得名。凭台远眺,可见山间浮现翠霭虚亭叠锦,亦览山下阡脉纵横,兹水东流。
进入叠锦台里面,是一座文武坛。现在的文武坛,展览的是钟编展览。
走过东来第一山的石刻标志,再走过几段幽静的山道,来到保国寺山门。
现在的山门已非宋时的山门。
宋时的山门是现在的天王殿,当时循唐宋时期“山门朝佛殿”的布局规制,后因“天王殿”这一佛教建筑的出现而改建,并于宣统二年(1910)毁于大火而次年重建。该建筑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通面阔19.08米),进深四间(通进深10.80米)。
天王殿里面设有介绍保国寺地理环境、历史由来的巨型3D视频。
天王殿前的两个经幢是唐代建造。
经幢,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始于唐代,作柱状。柱上有盘盖,大于柱径,刻有垂幔、飘带等图案。立经幡的目的是为除一切恶道孽障,作功德,祛灾难。柱身有多刻陀罗尼或其他经文和佛像等。
这两座唐代经幢保存完好,置于天王殿前,东侧者建于开成四年(839),西侧建于唐大中八年(854年),后倒圮重立。
现在保国寺的格局已是清代以后形成的格局,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净土池、大殿、大悲阁、藏经楼。
这就是净土池,为南宋时期建造。
这是大殿,最为重要。
保国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比北宋官方颁布的《营造法式》还早90年。保国寺大殿所反映的木构营建理念以及诸多工艺手法,与北宋传奇巨著《营造法式》的记载如出一辙,被视作印证《营造法式》北宋官式建筑的“活标本”。
保国寺大雄宝殿已成为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木构建筑。千年来,大殿始终保持着不腐不蛀不落灰的奇特状态,在多雨潮湿,台风频繁的江南屹立不倒。
保国寺一名为唐代僧人可恭于广明年间重建殿宇时,皇帝御赐“保国寺”之名,后于北宋治平年间曾短暂更名为“精进院”。
倾斜之柱:保国寺大殿的16根立柱并不是垂直向上,柱子都微微向内倾斜,利用这种内倾的设计,使得屋顶的巨大重量沿着柱子传导压力,在水平向形成一个向外的分量,相应的柱子对屋顶的承载力就产生一个水平向内的分量,这两个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有利于梁与柱的榫卯咬合越来越紧密。主要作用是将柱子向建筑中心聚拢,增加稳定性。
瓜棱柱:这是保国寺大殿独有的“瓜棱柱”,为了节省材料,促使工匠用榫卯拼合的方式,研发出瓜棱柱。这种做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以小拼大,兼具审美艺术效果,既省材又牢固美观。
镂空藻井:大殿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从外表看起来像是没有大梁,也让鸟类没有了筑巢的空间。
大殿的上层还有许多采光口和通风口,形成了一个别致的“风道”,外面的空气进入“风道”形成回旋气流,回旋气流不停地在保国寺的大殿里旋转,而且还可能产生了类似超声波的声波,使飞鸟不敢接近,房梁上不容易落下灰尘。这些独特的设计使得大殿结构极为科学,除了通过保持空气流通而让殿内不结蛛网,不积灰尘,长年保持清洁之外,还使整个大殿没使用一枚铁钉,仅靠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就将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
保国寺东西两侧的建筑,大部分是清代重修重建的格局,比如乾隆十九年在天王殿东侧新建了钟楼,而后又在嘉庆十三年将钟楼移至大殿东侧,就是现在的位置,两年后又在西侧建鼓楼,如此保国寺的钟鼓楼布局完成。
现在保国寺两厢均为与古建筑相关展陈列,这是题为《邂逅·中国木构营造》的古建筑展览,介绍我国著名的木结构古建筑。
藏经楼是保国寺在民国时期最后一次拓址,它位于中轴线的最末端,依山层叠而建,是保国寺建筑交响乐的最高潮曲目。
如今的保国寺是作为古建筑博物馆存在的。为了保护这座稀有的北宋古建筑,保国寺没有恢复它作为寺院的功用,严格杜绝由于香火可能引发的威胁古建筑安危的致命火灾。
就是这样一座殿宇,千年来一直藏在灵山山坳中,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而今,人们无尽怀念两宋的辉煌,怀念中国古代文化、科技的造极之世,保国寺拂去千年的尘埃,告诉世间,两宋的技艺和审美并没有走远,也没有淹没于历史,而是在这座沉寂了千年的殿宇中,完好如初地保存着,无论你看到,还是看不到,它都无声无息静候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