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158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由老伴做心电图而生产的联想

发表日期:2025年1月20日   作者:刘立江

去年八月份我在医院做了一次动态心电图,胸前贴上十来个电极,每个电极一条线连到记录仪上,记录仪挎在腰间,二十四小时后摘掉仪器,一小时后出结果。

前不久,老伴心脏感觉不舒服,我带她去了松陵卫生院,医生让她戴动态心脏电图仪,我原以为和我做的一样。只见医生拿出一张巴掌大的“膏药,先在电脑上输入一些信息,然后把“膏药”贴在她的左侧胸上。告诉我们这就好了,带回家明天同一时间来看结果,不要洗澡和注意不要出汗。我问医生,监测数据纪录在这个“膏药”上吗?医生告诉我,这上面有芯片,监测数据通过5G网络传到我这台机器上,24小时内的数据都记录了下来。

第二天同一时间我们来到医院,医生取下“膏药”,用电脑打印出长长的监测结果送到心内科医生。医生告诉我们,结果显示是心脏早博和供血不足,服药就可以。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是人人皆知的,但远程心电图监测还是让我很吃惊的。5G网络只应用了几年,没想到普及的这么广泛和深入,效果是这样的好。联系近年来看到的华为高端手机、28nm光刻机、第三条航母、第六代战机、月球背面取回月壤、太空空间站、深海探测器、鸿蒙操作系统、抖音国外版引起美国恐慌、小红书成为TikTok难民避难所等等,无不彰显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实,着实让国人自豪,其背后是科技力量的强大支撑。

我是一个科学技术的爱好者,只是由于工作岗位因素,直至退休没能一路如愿走过来。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从部队退伍后,在企业当了一段时间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学的是金属热处理以及金属金相学。从那时起,我就对科学技术产生过浓厚的兴趣。1978年参加唐山市科协举办的当代国际十项热处理前沿技术研讨班后,为企业解决了“低碳马氏体技术在中碳钢中的应用”技术难题。当时还获奖,如今恐怕只是小Ks。那时企业一直延用苏联技术,没人敢突破原工艺规范,我只是做了个移花接木。1979年我去矾土矿参加一个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班结束放了两部电影。一部是介绍英国矾土矿生产线的记录片。他们从开拓、掘进、采矿、运输,一直到地面装车,全部机械化和自动化,整条生产线7个人。而我国当时这样产量的矾土生产线,大概需要300~350人。另一部电影是介绍美国侦查卫星,他们采用的是低轨道高分辨率摄像,画面先是一大片沙漠,慢慢拉近看到一个黑点,黑点再拉近,发现是一名美国大兵,最后连五官和带的什么武器都能看的一清二楚。这两部影片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不敢想象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水平。

1985年,国门刚刚打开一扇窗,人们见到了一些新产品和技术。美国电影卓别林主演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科幻电影《未来世界》等场景,不仅仅让人们大开眼界,而是让从事技术专业的人员惊悚。那时许多高技术不敢想象,就连汽车和电话进入到家庭还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有一次和几个同事坐在一起,想象将来我们能接触和使用到哪些新科技和应用,未来会出现什么新技术。真应了那句话“贫穷和眼界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大家议论了半天,也没说出一条让人们认可的技术和应用场景。

我所在的企业是国家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煤矿配套设备厂,参照苏联援建给我国的技术标准。从厂房建筑,到生产工艺;从员工培训和教材,到各项检验检测标准等涵盖了全领域和全过程。60年代初与苏联的关系交恶后,我们依然能从苏联为首的经互会国家波兰、捷克、东德、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家及苏联友好国家古巴等国中获得设备和技术。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于他们的经济陷入困境,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原加盟共和国向我国转让了一批技术。我们企业最早引进的是德国的综合采煤机,捷克的机床,还有波兰的采煤机械。记得那时引进设备后,只要一开箱,那些设备带来的配套工具就会被一抢而空。他们生产的扳手、螺丝刀、郎头、夹具、量具等在外形、精准度、耐用性确实比我们国产的好很多。

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等曾给我国带来一些欧美西方技术,但早期与我们企业产品关联度不大。真正引入西技术是九十年代末期以后,我国充分利用了国际局势变化的有利窗口期。一是美国极力推销国际化分工,二是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三是我国加入WT0,四是我国韬光养晦政策发力等。我们企业最早引进的是西方的数控机床。以前结构件批量下料要用样板复制再人工切割。采用数控机床是在电脑里设计好,再用计算机程序指挥工作台切割,精度高,速度快。2001年我从原企业调了出来,他们引进了哪些新设备新技术就不得而知了。2023年我回老家,碰到了一些老工人,他们向我讲了一件挺有感触的事,是从西方引进的技术。磨床加工是机加工中精确要求最高的工序,以前的加工方法是,工件留点余量,用磨床在液体中精磨至尺寸。新技术是用压力机床把余量在旋转中挤压进去,精细度精准度成倍提高,达到了国际最高标准。

有一次出去旅游,同行的几个老同志谈起国产C919大飞机,大多数表达了自豪之感。有个老同志认为我们国家制造飞机方面有过重大失误,就是运十下马。与我同座的是一位上海飞机制造厂退休的工程师,我俩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我国当时真的不具备生产大飞机的条件,尤其是飞机发动机、机体材料、飞航控制系统等,国产的不过关,进口的受限制且档次低,资金严重不足。那时即使生产出来了,很难保证安全,更难进入到航空市场。国家最近40多年经济高质量增长,与引进高新技术,加上自我发展高新技术密不可分。完全印证了邓小平先生的那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每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带给社会财富巨额增值。当前,我们正处在第4次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以AI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必将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让我想起1997年一件有趣的事。那年BP普及,虽然已有了砖头般的“大哥大”模拟信号手机,但都是上万元的“贵族”价。BP机开始是数字显示机,显示发信息人的电话号码或约定的数码信号。有段时间我带着一些人在外面承包有线电视安装工程,每人配了一只数显BP机。我就编了一组“密电码”,如1234表示工地集合,2345表示收工,3456表示开饭等。BP机后来升级到汉字显示,用文字留言的方式告之对方一些具体内容,具有很强的远程遥控功能。当时我们一些小伙伴议论,这么好的设备,可能是我们终级的通讯工具了吧!有一次看一份杂志,介绍美国和新西兰给牧场的牛头上都带BP机,作用一是掌握牛的位置,二是呼唤牛回棚。当时我们一看很气愤,觉得是在污辱我们中国人。后来才明白,人家真没有这个意思。科学技术快速发展,5G6G实现万物互联将很快实现。那时用BP机遥控牛太小kS了。

1
  • 上一篇:照片里面有故事(续三)
  • 下一篇:春雨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