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校园生活>>

共有 17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银龄课堂的“燃灯者”——国学名篇鉴赏班老师陈志强印象记

发表日期:2025年6月27日   作者:沈愉红

多年前看电视《鲈乡大讲坛》节目,在电视里认识陈志强老师,后来了解到陈老师是吴江文史专家。心里想:“陈老师真了不起

2024年下半年,因仰慕陈老师大名,我报名陈老师教的《国学名篇鉴赏班》,因为我对古典文学还有人文历史颇感兴趣,希望自己多学点知识,充实自己。

第一次上陈老师课,在路上我在想,陈老师是名人,会不会有架子?事实证明,我的想法错了!陈老师风度翩翩,温和恭谦,儒者风范,一见面就有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切感,我进教室第一次看见陈老师就说“我在电视上认识你”,陈老师微微一笑,别的同学表示赞同。

第一节课开始了,陈老师给大家发了讲义,主要是选《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还有《宋词三百首》里的名篇,我浏览了一遍,所选文章正对我胃口,我非常喜欢。第一篇文章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读上去朗朗上口,陈老师教学采用投影仪方式,看的清楚,陈老师先介绍作者,然后开始讲解,讲解过程通俗易懂,让学生自告奋勇朗读,我性格腼腆,胆小,不敢站起来朗读,但在陈老师鼓励下,主动要求朗读,以后每次上课陈老师都采用和学生互动方式,深受学生喜爱,课堂生动活泼,所学内容记忆深刻。

班里好几位同学是新吴江人,对吴江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不甚了解,知道陈老师是文史专家,要求陈老师在所学内容中穿插介绍吴江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等,陈老师很乐意,为此精心备课,像去年1012日,拜谒文庙前,陈老师第一节课在课堂上先作讲解后,带全班同学去拜谒吴江文庙,参观棂星门,碑石陈列室,大成殿,崇圣词,碑廊等建筑,整个拜谒过程,陈老师不厌其烦地回答同学们的疑问,我本来对孔庙不甚了解,经过这次拜谒,我和同学一样领略了中华国学的博大精深,中国古建筑的美,全班同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现场课。拜谒结束陈老师在班级群里发课件,让同学印象深刻。

去年下半年的《国学名篇鉴赏》课,陈老师讲解了很多经典名篇,像《岳阳楼记》和苏轼《前赤壁赋》等等,配以图片,图文并茂,让同学过目不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同学拍手叫好。学期结束最后一课,陈老师给每人赠送他编写的《吴越古镇名胜对联赏析》一书,还送每位同学一包零食,同学们很开心,内心感到很温暖,我仔细阅读后,对这六个古镇有了深刻了解,下次到这六镇去旅游时肯定收获满满。

陈老师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平望莺脰湖边,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虽然青年时遭遇十年动乱,下放农村,失去上大学机会。但陈老师自强不息,自学成才,成为吴江文史名家,诗词、楹联和灯谜的专家。他头衔一大串,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员和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他单独或与人合作编著了许多介绍江南文化的书籍。他编著的《江南六镇古桥》、《水乡古镇名园名宅》等书,对传播江南文化作出了贡献。

今年春季我继续读陈老师的课,面对中华浩如烟海的古籍,陈老师继续在《古文观止》里精选名篇,还有《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里精选脍炙人口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在讲解名诗时,根据每句诗最后一个字押韵的情况,普及一些诗词常识,班里钱杏云同学对陈老师在教唐诗时带讲授些写诗押韵的方式,很欣赏,然后试写几首诗发班级群请陈老师和班里诗词高手指正,经过陈老师指教,钱同学写诗水平大为提高,而且很喜欢写。

在教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诗时,因诗中提到秋娘渡和泰娘桥在吴江运河古纤道旁,陈老师决定带学生去吴江汽车站旁的运河古纤道(九里石塘)采风,行走在古纤道上,听陈老师娓娓道来,同学们了解到吴江运河古纤道是江南唯一保留相对完好的运河文化世界遗产,九里石塘为江南古塘路中的佼佼者。通过这次采风,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特别是来自福州的杨玲明同学,对陈老师的课赞不绝口,说上了陈老师的课后,对吴江有了充分了解,班里多位新吴江人也颇有同感。

陈老师为了上好《国学名篇鉴赏》班的课,总是精心备课,投影仪放图片,讲义配译文,让同学学精学透,同学们反映听陈老师课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了解吴江。

垂虹桥是陈老师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陈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历代诗人咏垂虹桥的诗后,327日,文学社组织一次文学讲座,邀请陈老师先讲解垂虹桥和盛家厍历史后出去现场采风,全体文学爱好者在垂虹桥旁聆听陈老师现场讲解垂虹桥历史,

大家在断桥上追寻历史的踪迹,感叹岁月的沧桑,知道了垂虹桥是吴江十大文化名片之一。大家在盛家厍二期游览采风,古色古香的建筑让大家好像回到旧时江南,陈老师边走边讲盛家厍历史和两座古桥和李宅,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结束采风,大家意犹未尽,收获满满!

吴江老年大学慧眼识珠,才华横溢的陈老师在老年大学执教多年,教过的课程有诗词,灯谜楹联,江南历史文化,中国历史等,为文学社和通迅员队伍培养一批人才。我的同学徐国华先生聪明过人,上了陈老师的诗词班后,写诗水平突飞猛进,佳诗泉涌,屡屡获奖,文学社谢春华社长跟我说过,上陈老师诗词班,学会写格律诗了,现在是中华诗词协会的会员,还有国学班诗文俱佳的张老师和才女张汝鸿大姐都是陈老师培养的出类拔萃的学生。读过陈老师课的同学都佩服陈老师知识渊博,满腹经纶。

时光荏苒,春季学期结束的最后一课陈老师又给762班同学送他的新书《垂虹桥下星如织》,我认真拜读后,对垂虹桥更加了解,也更热爱家乡。

作为一名党员,陈老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进社区,企业,学校传播江南文化,把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社会,让更多人,特别是新吴江人热爱吴江,爱上吴江。

秋季学期,我和同学们一样期待着继续聆听陈老师精彩的上课,让我们这些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025.6.20

0
  • 上一篇:聊发少年狂——二胡中级班2025春学期期末联欢纪实
  • 下一篇:暮春结业绽芳华——记苏州市吴江区老年大学的银发艺术盛宴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