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校园生活>>

共有 17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暮春结业绽芳华——记苏州市吴江区老年大学的银发艺术盛宴

发表日期:2025年6月27日   作者:张汝鸿

当六月的风掠过姑苏城的粉墙黛瓦,苏州市吴江区老年大学的剧场里正涌动着别样的热烈。620日下午,一场以“春之结业”为名的文艺典礼在此启幕,十余个凝聚着银发学员心血的节目次第绽放,让暮春的余韵在琴音舞影中焕发新生——这不仅是学期的句点,更是岁月馈赠给热爱的勋章。

一、舞韵与琴音里的生命张力

木兰剑舞《中国脊梁》以银辉般的剑影划破舞台,退休教师们执剑起势,招式间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利落,又藏着岁月沉淀的沉稳,仿佛用肢体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坚韧风骨。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歌舞则将陕北高原的炽热揉进江南烟雨,红绸翻飞间,学员们唱着跨越时代的旋律,皱纹里盛满了对生活的赤诚。

吉他弹唱《搀扶》是本场演出的催泪弹。当琴弦拨动,多位鬓染霜华的学员以歌声演绎相濡以沫的温情,“风雨里握紧的手,是岁月最暖的搀扶”——没有炫技的高音,却用最质朴的嗓音让台下观众湿了眼眶。紧随其后的《雨蝶》舞韵瑜伽,则将柔韧与力量熔铸于呼吸之间,银发舞者们在瑜伽垫上舒展如蝶,每一个扭转都在诉说:年龄从不是热爱的边界。

二、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长卷

评弹小组唱《杜十娘》将吴侬软语的婉转嵌入琵琶三弦,退休的戏曲爱好者们身着长衫旗袍,指尖起落间流淌出明代才女的爱恨情仇,吴音软糯里藏着千年文脉的传承;越剧《追鱼》则以水袖翻涌演绎神话浪漫,徐派唱腔清亮依旧,台下戏迷轻和着调子,恍若穿越回江南戏台的黄金年代。

当《古韵今风中华美韵》旗袍秀的音乐响起,三十余位银发模特踩着平仄有致的步伐走来。她们或执团扇、或握油纸伞,改良旗袍的盘扣与蕾丝在灯光下交辉,既有民国风华的典雅,又有现代审美的灵动——这哪里是走秀?分明是用身影丈量中华文明的厚度,用从容诠释“美人当以岁月为妆”的真谛。

三、剧场里的热爱永不谢幕

从健身操《上春山》的活力跃动,到二胡齐奏《人勤春来早》的弓弦和鸣,再到摩登形体表演《剪影》的光影交错……十三个节目如十三颗珍珠,串起老年大学学员们一整个春季的汗水与欢笑。剧场里座无虚席,后排站着的观众踮脚张望,掌声如潮水般漫过每一个角落——这里没有年龄的隔阂,只有对艺术的共鸣。

演出终了,学员们在舞台上相拥合影,镜头里的笑脸比六月的阳光更灿烂。这场结业典礼,何尝不是人生另一场盛宴的启幕?当白发与舞台灯光交映,我们忽然懂得:岁月从不败热爱,那些在木兰剑影里挺拔的脊梁、在旗袍摆动中流淌的风华,早已让“老年”二字成为热爱生命的勋章。愿这姑苏城里的银发光芒,永远如春之繁花,在时光里灼灼绽放。

2025621

0
  • 上一篇:银龄课堂的“燃灯者”——国学名篇鉴赏班老师陈志强印象记
  • 下一篇:挡不住的思念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