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电影《731》以近乎残酷的纪实手法,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反人类暴行搬上全球银幕。这部揭示二战期间最黑暗篇章的影片将在五大洲陆续上映,让曾被刻意掩盖的细菌战真相穿越时空,叩击当代人的良知,再次揭开了被掩盖的历史伤疤。
我的故乡河北省唐山市是最早被日本人占领的地方,潘家峪、潘戴庄惨案骇人听闻。我的父母都曾在日本人占领的企业当过工人,饱受剥削压迫。家的附近有日寇留下炮楼、监狱、水牢、行刑室等。从儿时起,对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深铭记于心。来到苏州吴江居住后,参观了当地一些抗日纪念馆,令我没想到的是,在江南这片富庶的土地上,日寇的铁蹄也曾横行霸道,犯下了人神共愤的罪行。在前不久看了《南京照相馆》电影之后,再观看《731》电影,心灵再次受到震撼。
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在十分昏暗的场景下拍摄的,给人以特别气愤、震惊、压抑、悲痛的感觉。当银幕亮起,哈尔滨平房区的风雪中传来铁门闭合的刺耳声响——这不是虚构的恐怖场景,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从731部队的活体实验记录曾被美军秘密档案封存,而《731》的镜头直指那些被冰封的罪恶:零下30度的冻伤实验、母子连体解剖、鼠疫跳蚤培育……导演通过考据日军档案和幸存者证词,还原了这座“死亡工厂”如何以科学之名行屠杀之实。
这部影片体现了制作方对历史真相的严谨态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将共同面对一个问题:当战争机器将人异化为实验材料,文明社会的底线究竟在哪里?正如东京审判中法官的诘问:“这不是战争行为,这是对人类尊严的全面否定。”
影片中1931年的这一天,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路轨却反诬中国军队,由此开启14年侵华战争。而731部队正是这场侵略的衍生恶果——1936年,石井四郎在哈尔滨建立这座细菌战基地时,使用的正是“九一八”后强占的中国土地。
这段血色记忆属于全人类。当观众为冻伤实验片段落泪时,历史的警示正在转化为守护和平的具体行动。正如影片最后定格的那句话:记住黑暗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光明的边界更加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