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清明,又近清明。清明节是传统扫墓祀祖的节日。
多年来我每年都要二次携子女去墓地扫祀,一次去吴中区臯峰公墓,我父母的墓地在那里;一次是去同里九松公墓,那里有我妻子的墓地。
今年3月23日上午,我在儿子的陪同下,驱车前往臯峰公墓,下车买好一束红黄白相间的鲜花,缓缓向父母的墓地走去。步入墓区大门时,只见门卫正在对一行携带香烛锡箔的扫墓人进行劝说,看他们决意要带进去正色道,进去后必须在指定地点焚烧,不得带到墓地去,否则出了事定要依法追究责任;见我们手捧鲜花,点头示意通行。
我们找到了墓地,先甩抹布抹去散落在墓地上的残枝败叶,以及邻地飘过来的纸片,然后献上鲜花,向墓穴三躹躬,对着墓碑向父母倾诉心声:诉缅怀之情,述年内近况,报平安,祈安康,表承诺(每年来探望)。离前再行三躹躬。因为已表达了怀念感恩之情,归途中一身轻松。到九松公墓祀扫,也年年这样,今年也将这样。
我觉得,携带一束鲜花扫墓,三躹躬,表心迹,这种形式,既简朴,又如了愿,只要走得动,将年年延续下去。
在已往的扫墓过程中,常看到有人携带香烛锡箔熟食水果甚至冥币纸扎电视机等,或贡祭,或焚烧,意为亡人享用。多数人认为,贡上亡人生前喜爱的食品,其心情可以理解,烧香烛锡箔则大可不必,既费钱,又污染环境,还可能酿成火灾,殃及邻墓,应该劝阻或禁止,当事人要遵守墓地管理规则,听从善意,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像那年对好言相劝的记者大打出手。至于焚烧纸扎家电等物更是荒唐,应该自律。
当然,有些带有迷信色彩的陋习已流传许多年,不可能一年二年就解决,政府和社会要常普及科学知识,提倡树葬海葬,在潜移默化中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