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会员博客共有3996篇文章,当前第62/200页,每页20条
base发表于(2023/7/14 16:03:40) 点击数[294]
7 月 5 日和 7 月 10 日汾湖 老年大学 巡讲队分别来到北厍东胜村和芦墟元荡村暑期假日学校,通过 “讲”“唱”“演”“看”“读”“谈”“送”七字形式,用乡音土语通俗易懂的方式 , 使少年 朋友 轻轻松松了解了党的光辉历史,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德文化,懂得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可贵精神。…
base发表于(2023/7/14 10:31:05) 点击数[316]
唐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全盛时代,经历的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将国力推向了当时世界的巅峰。大唐,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华的象征,外国人都称中国人为唐人。
大明宫为唐高宗时期建造,占地 3.2 万平方米,耗时仅一年多。当时唐灭隋时,宫殿仍为隋朝的太极宫,由于地势低洼,多雨潮湿,唐在积累了四十多…
base发表于(2023/7/14 9:38:58) 点击数[218]
癸卯新春游震泽
飞架塘河禹迹桥,
慈云夕照佛光缭。
一元复始迎春到,
古镇风情把客邀。
情咏月半湾
一湾清澈漾春情,
两岸农家鲜菜精。
生态田园凝聚体, …
base发表于(2023/7/13 14:20:06) 点击数[191]
书生投笔去从戎,
卫国保家意气雄。
部队是所 “ 大学校 ” ,
炼就 “ 不怕 ” 二硬功。
难忘奋战 “ 牛田洋 ” ,
围海造田奇迹创。
主席表扬鼓士气,
艰苦拼搏有担当。 …
base发表于(2023/7/12 17:10:24) 点击数[200]
瞬间秀色美人胚,
月下花神脱俗来。
纵使韦陀缘已断,
此生一往向情开。
出梅前夜晚霞
雨过天青云破处,
这般颜色莅临来。
若非不是上苍赐,
何有神工图画开。
base发表于(2023/7/12 17:04:41) 点击数[214]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 “不要被表面的价值所蒙蔽 。 ”然而,一般而言,愈是提倡什么,表示现实中就缺少什么,愈是反对什么,现实正在泛滥什么。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目的之下有着不同的表象。
童言无忌 。 只有小孩的话才是发自本心、不加掩饰和无任何目的,所以小孩的表象就是本质。 …
base发表于(2023/7/12 13:34:38) 点击数[222]
书中自有千般乐,
古稀之年更爱读。
增智健脑强体魄,
精神食粮须充足。
注 : 76岁的黄酉林现任平望老年大学副校长。
七绝 · 读徐国华 图 配 诗有感
雨过穹青天佑赐,
人民幸福正当时。 …
base发表于(2023/7/12 13:25:54) 点击数[203]
树梢不动缺东风,
头伏高温热流烘。
花香日葵皆醉客,
翠露清新景色葱。
base发表于(2023/7/11 10:16:00) 点击数[208]
其一
梅雨暑消去,
池塘凉爽悠。
舟摇波浪起,
人在画中游。
其二
红白莲花开共塘,
两般颜色一般香。
引来游客流连驻,
夏日情怀付此方。
base发表于(2023/7/11 9:39:54) 点击数[279]
一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开篇,即是此话。不断学习带来快乐,体现一个 “乐”字,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学问最高的境界是乐,而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对于我们老年大学的学友来说,无疑是正中下怀。
二 、 “仕而优则学,学而…
base发表于(2023/7/11 9:10:22) 点击数[197]
习总书记到平江,
古桥老宅沁謦香。
物质遗产传文化,
姑苏百姓沐荣光。
注 : 陈铭诚是《姑苏夕阳红》杂志编辑。陈铭诚原诗 《 厚泽载物平江路 》: 和风习习拂平江,昆曲今朝尤透香。剌绣传承载文化,版图桃坞沐荣光。
赏沈森…
base发表于(2023/7/10 9:29:23) 点击数[165]
上个月苏州湾影城举办电影节活动, 我 却 提不起兴趣。 电影我十几年没看了,不再关注电影明星,无论它介绍如何如何好看。 大概是由于年纪慢慢大了。
这使我 回想 到了 儿童 、 少年 、 青年 时代。那时, 电影是我成长中不可缺的精神食粮 。 50 多年前 …
base发表于(2023/7/10 9:16:58) 点击数[489]
为了展现平望镇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和个人才艺,激发老年人的爱党爱国热情,提高老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7 月 7 日下午,平望镇日间照料中心小梨园社团、唱歌兴趣班联合开展“红歌献给党”老年人红歌会。
演唱会的节目丰富多彩。 80 高龄的曹明观带领六位老大爷,一曲沪剧《军民渔水情》…
base发表于(2023/7/9 15:24:43) 点击数[211]
我们都知道 “万世师表”的孔子有许多经典格言,里面蕴含了极其深刻道理,为我们的为人处世、生活工作、道德情操、增长智慧等等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启迪。下面就引用几条分享给大家。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学生子贡问孔子,能否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
base发表于(2023/7/9 15:05:17) 点击数[204]
一、夏日书怀
燥热躲书斋,
痴迷脑洞埋。
把杯香茗品,
伏案醉心怀。
二、啃书有感
案上孤灯每日邀,
埋头品读远尘嚣。
倘如三鼓腹饥饿,
犹可诗书当夜宵。
…
base发表于(2023/7/9 15:00:04) 点击数[187]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最近,我再次细品其中几节关于知足常乐的语录,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对于好学的要求,首先就是作为一个君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衣食住行不…
base发表于(2023/7/9 14:44:54) 点击数[262]
6月“苏州时代新人”榜单揭晓,居住在汾湖芦墟老镇的陈荣昌榜上有名。7月5日,汾湖高新区老年大学五老志愿者讲师团走进东胜村,为暑托班的孩子们讲陈荣昌的故事,让时代新人走近青少年的身边。
18年前,陈荣昌的女儿沄沄呱呱落地,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但就在沄沄三岁时,确诊了先天性智力障碍,医生说…
base发表于(2023/7/9 14:33:32) 点击数[333]
7月6日,五老志愿者来到莘西村暑托班,有姚琴珍老师为学生讲南社故事。今年是新南社成立100周年,为了宣传南社精神,结合五心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好“老少心向党,奋斗新征程”主题活动,芦墟五老志愿者走进各村,社区巡讲南社的故事,传播南社精神。
南社是 20世纪初吴江人陈去病、柳亚子、金山人…
base发表于(2023/7/9 14:26:59) 点击数[190]
千年古镇芦墟,人杰地灵。汾湖非遗芦墟山歌名扬天下,优美动人的山歌声让多少游子不忘乡愁。现在我要说说另一汾湖非遗项目 ——芦墟阿婆茶。
水乡周庄阿婆茶家喻户晓,在汾湖元荡北侧的东联村一带,至今还沿袭着吃阿婆茶的民间习俗。自古以来这里被尊称为阿婆的农家妇女(偶尔也有中年及年轻妇女),在闲暇之时,…
base发表于(2023/7/9 14:22:34) 点击数[229]
惊雷暴雨旭日风,
一夜气象各不同。
感悟人生亦如此,
波澜不惊笑西东。
注:徐国华是区老年大学文学社理事。
读黄酉林群内撰文有感
当年书生站讲坛,
献身教学数十载。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