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哲学基础。木、火、土、金、水为五行,人体内脏对应肝、心、脾、肺、肾,在四季则对应春、夏、长夏、秋、冬。
《黄帝内经》说:“脾主长夏”。 长夏,因其白昼较长,故称。夏秋之交,现在大多是指7月下旬到9月上旬近两个月的时间。现代的夏末秋初时间段,相当于中医的“长夏”,“长夏”中医是指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个节气期间。也有学者认为是特指立秋(2018年8月7日)到秋分(9月23日)这段时间。
夏末秋初,这时天气开始由热转凉,由于盛夏的余热未消,并因常有“秋老虎”的出现,有可能气温仍然很高。
《黄帝内经》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指不同时令都有不同的主病。又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受自然规律所制约。夏末秋初,中医认为 “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长夏主湿,气候主要以湿热为主。“脾喜燥、恶湿”,湿邪侵袭,最易伤及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胸闷、食欲不振、呕恶、脘腹胀满、泄泻等症。中医还认为湿为阴邪,伤人阳气,又因“脾主肌肉”,湿性重浊,所以容易使人感到闷热不安、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精神疲惫等情况,这就是所谓“春困秋乏”。因此,夏秋之交更不宜熬夜,白天中午午睡半小时左右,午睡时间不要太长,太长容易妨碍气机,气机不畅易感湿邪,保持气机畅通,有利阳气运行旺盛;早晨可食两三片生姜,助鼓舞阳气。长夏应脾,脾“喜燥恶湿”,既要补充因出汗等因素而流失的体液,又要顺其自然适量出汗,保持小便通利,大便通畅,更好地排出湿气。
陈直《养老奉亲书宋代》说:“食者生命之天,活人之本”。“一夏无病三分虚” 立秋后,即将步入真正的秋天。人们对自身的养生更不容忽视,因为很多疾病都会从秋后复发,医学界形象地称之为“多事之秋”。 夏末秋初食用老鸭汤为首选。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水果选:梨、苹果、石榴、柚子、葡萄,山楂等。食物选:香菇、海带、莲藕、栗子、丝瓜、白萝卜、胡萝卜,土豆、芋艿、泥鳅、鱼、蟹、兔肉等。立秋之后又会带来和“秋燥”有关的多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多吃些润肺的食物,比如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西红柿、豆腐、薏米、山药、茯苓、大枣、蜂蜜等。尽量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
《黄帝内经》说:“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注重饮食固然重要,“脾藏意”,意、通忆,主思虑。长夏天气潮湿闷热,易使人心情烦躁,因此养脾健脾护脾还要保持好心情,喜悦轻松的心情对脾有益;嫉妒、忧虑、多思则对脾不利。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有利于气机的畅通,又可减少即将来临的“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同时,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步行(散步、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爬山、健身操、太极拳等,因人而宜,以增加抗病能力。
中医养生关键在于“顺其自然,和与四时”,长夏养生,重点在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