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老年茶馆>>

共有 314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古稀之年忆母亲(黄酉林)

发表日期:2022年4月2日   作者:黄酉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时节来临,纷纷春雨也会随之而来。乌云低沉,天空灰蒙,细雨菲菲,让人在这个伤感的时节更觉内心酸楚,思念绵长

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有 20个年头了,我也已经是75岁的古稀老人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那白发苍苍,皱纹满面,笑容可掬,瘦小的身躯,就会浮现在眼前母亲为人处世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和美德,永远铭记不忘,并成为激励我学习和工作奋发努力上进的动力源泉。

母亲生于19102002年1月,92岁高龄时去世的。她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成长,经历了许多的坎坷磨难。我的外祖父在我母亲出生前就去世了,外祖母在母亲14岁时又不幸亡故。母亲在姑妈的照料下艰难度日,结婚生子。可以想象母亲小小年纪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心灵痛苦和生活艰辛。

母亲一生不识字,但她始终认准了一个理,再苦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读书,除姐因家里实在无力支持读书而辍学,其他五个孩子都读完了高中或初中。哥在初中毕业后考上了海军学校,当上了军官。二姐师范学校毕业,成为小学老师。我1966年高中毕业,遇到文化大革命,下乡插队10年。恢复高考后,考取了师范学校,当上了中学老师。每当谈起孩子,晚年的母亲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自豪的神态,总认为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母亲是一个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心地善良的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每到冬春季,沿门乞讨的很多,母亲告诉我们,有讨饭的,无论如何都要给要饭的一点东西,不能给人吃剩的或已经咬过的赶上吃饭时,要给讨饭的盛热粥热饭,让其喝下去暖和一些。母亲常说,人穷不丢人,穷不扎根,富不长苗,不能小看穷人,应尊重穷人。在邻里之间,母亲对上门借东西的,总是毫不吝啬的给予。母亲常说谁也有缺这少那的时候,互相帮忙是人之常情应该的。

记得我读初中时的一个寒冷的天,当我穿上母亲做的新棉鞋上学时,经过隔壁孤寡老人珍宝好婆家门口,她正在晒太阳,当她看到我脚上穿的灯芯绒棉鞋,一连问我好几遍,“阿弟,你穿的棉鞋阿暖和啊?”我心里既高兴又不安,因为她脚上的单鞋都快磨破外层了。我回去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立刻对我说:“明天你先穿旧的吧,把这双鞋送给珍宝好婆穿,她没人为她做鞋。”第二天,当珍宝好婆穿上我的棉鞋时,她满是皱纹的脸庞顿时乐开了花。许多陈年旧事早已模糊不清了,珍宝好婆也早已作古,而那一幕往事却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她的日常行为使我们懂得了许多的道理,让我们享用一生。

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做完了作业,就围着在煤油灯下缝补着衣服的母亲,听她慢悠悠的讲故事。母亲不识字,讲的故事说不清时间、地点,也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母亲知道的可不少:董永与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嫦娥奔月、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一个接一个,总也讲不完。虽说母亲讲的并不生动,可我们仍听得如痴如醉。偶尔,父亲也会给我们讲“匡衡凿壁偷光”、“车胤集萤夜读”、“孙康冬夜苦读”、“孔融让梨”等励志故事。同时,母亲还经常给为我们讲“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三兄四弟各条心,门前黄金变成灰”的古训和古代二十四位孝子的故事。因此,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知道孟宗哭竹生笋,王祥卧冰求鲤……这些孝子的故事,这些忠孝节义的道理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就发了芽,生了根。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的年代,母用那些普通的故事,喂饱了我们的童年,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使我们懂得了许多的人生哲理。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雨落,思念绵绵。时光如水,万物依旧。母亲,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儿子。

 

0
  • 上一篇:读文天祥“过零丁洋”有感(梅元灿)
  • 下一篇:自编健身操 宅家抗疫情(黄酉林)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